一、市場回顧
1、基礎市場
上周,滬深兩市漲跌互現。截止收盤,上證綜指收于3276.73點,漲38.50點,漲幅為1.19%;深成指收于9781.65點,跌52.80點,跌幅為0.54%;滬深300收于3772.52點,漲22.01點,漲幅為0.59%;創業板收于1913.97點,跌12.40點,跌幅為0.64%。兩市日均成交1.076萬億元。總體而言,大盤股強于小盤股。中證100上漲0.38%,中證500下跌0.37%。
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23個行業上漲。其中,銀行、房地產、綜合表現居前,漲跌幅分別為4.04%、3.40%、3.01%,計算機、農林牧漁、國防軍工表現居后,漲跌幅分別為-0.84%、-2.15%、-2.55%。
上周,歐美主要市場漲跌不一,其中,道指下跌2.66%,標普500下跌1.50%,納斯達克指數下跌2.62%;道瓊斯歐洲50 上漲3.31%。亞太主要市場漲跌不一,其中,恒生指數上漲2.30%,日經225指數上漲3.41%,印度孟買Sensex30指數上漲4.52%。
上周,中債銀行間債券總凈價指數下跌0.05個百分點。
圖表:上周各類指數表現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截至2025-04-18
圖表:上周申萬一級行業漲跌幅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截至2025-04-18
2、基金市場
上周,國內權益基金漲跌互現,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下跌0.05%,混合型和指數型基金平均分別下跌0.04%和上漲0.08%。QDII基金平均上漲0.91%。
上周,權益類基金表現較好的是創金合信積極成長A和易方達金融行業等;混合型基金表現較好的是中航新起航A和中郵核心主題等;等;QDII式基金表現較好的是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和華安德國30(DAX)ETF等;指數型表現較好的是南方中證銀行ETF和天弘中證銀行ETF等;債券型表現較好的是工銀瑞信可轉債和工銀瑞信可轉債優選A等;貨幣型表現較好的是建信月盈安心理財A和嘉實3個月理財E等。
圖表:上周各類基金平均凈值漲跌幅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截至2025-04-18
二、近期焦點
國家統計局發布3月經濟數據
2025年4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3月經濟數據: (1)一季度GDP同比5.4%,預期5.2%,前值5.4%。(2)中國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7.7%,預期5.9%,前值5.9%。 (3)中國1-3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4.2%,預期4.0%,前值4.1%。其中,中國1-3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9.9%,預計-10.2%,前值-9.8%。(4)中國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5.9%,預期4.4%,前值4%。(5)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預期5.3%,前值5.4%。【點評】
1、Q1 GDP同比5.4%。市場對于Q1經濟數據偏強已有一定預期,最終讀數比預期更強。分結構看,三產增加值增速有所回落;而二產增加值增速明顯抬升,主要在于年初財政資金落地和出口韌性對制造業的拉動;前期預期修復對需求端也有一定支撐。
2、服務業生產指數6.3%,比1-2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生產指數分別增長9.9%、9.3%、7.7%、6.0%,生產性服務業強于生活性服務業。
3、3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4.3%,進一步走強。地產投資有所回落,廣義與狹義口徑基建、制造業投資均有所提高,預計三產中信息技術服務業等投資也有提高。其中,制造業投資9.2%,較1-2月再度走高0.2Pct,設備工器具投資進一步走強至19.8%,結構上,重點行業廣譜性偏強,僅電氣和化工行業負增,后續需關注出口鏈企業的相關擾動。廣義基建投資12.6%(+2.6Pct)、狹義基建投資5.9%(+0.3Pct),均有所上升,結構上電力(26.4%)、交運(4.7%)、水利(10.7%)行業增速均有提高,財政資金支出形成拉動。內需對沖是后續的關注點,預計會進一步強化資金落地與實物量進展。地產投資增速-10%,較1-2月回落0.2Pct,且新開工-18.1%仍在低位、施工面積下滑0.4個百分點至9.5%,地產投資端整體仍在磨底狀態。3月商品房銷售面積-0.9%、銷售額同比-1.6%,銷售端降幅延續收窄,70城二手房價格環比降幅收窄但仍有下跌。整體看,地產量價平衡尚未達成,而近期高頻數據有一定的收斂趨勢,后續一方面關注出口鏈對地產的傳導,另一方面關注核心城市地產政策進一步放松的空間。
4、3月社零同比5.9%,明顯強于預期,這一數字整體偏積極,可能對今年的內需強度有一定反映。幾個主要原因:(1)3月商品價格整體延續回暖,有一定貢獻;(2)居民消費支出增速強于去年四季度,可能反映一季度預期改善的拉動(小額消費的非耐用品和餐飲有所提振)、以及以舊換新類別(家電、家具、通訊器材、文化辦公、汽車)。(3)限額以上相對更強,可能也反映了財政資金落地之下社會集團零售也有一定修復。不過,消費端后續擾動增多,一方面是出口鏈傳導、耐用品補貼透支等因素,另一方面關注服務消費等政策抓手。內生性方面,今年Q1城鎮居民消費傾向58.9%,低于去年同期,關注后續的修復路徑。
5、不過相對于一季度數據,市場更關注二季度數據走勢,尤其是出口情況,有兩個關注點:
(1)關稅信息層面,特朗普內部的制約因素開始增多,短期有金融市場、本國企業利益等,中期有經濟和通脹走勢,再往后有支持率和中期選舉等,上周對各國全面對等關稅+對華高額關稅可能已是偏峰值的狀態。但當前的多國暫緩和特定商品豁免等情況尚有不確定性,關注后續各國談判進展,尤其是歐盟、日韓、東南亞等立場,不排除有所反復。
(2)出口影響方向,短期出口高頻略有回落,關稅對出口數據的影響后續可能加速體現,首先關注高額關稅下我國對美出口增速走勢,其次關注搶出口后的透支效應,然后關注美國與全球經濟走勢和價格因素對我國出口的潛在影響。
一季度數據也客觀上為后續增速目標提供了一定的冗余,降低了政策預期。而二季度看,出口對基本面數據形成拖累,經濟量價的同環比可能有所收斂,關鍵在于外需回落和財政效應各自傳導的相對速度。
(來源:Wind)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發表講話
2025年4月16日,鮑威爾在芝加哥經濟俱樂部進行演講與問答,表達了偏鷹派的態度。以下是其講話與問答實錄。
在美聯儲,我們始終專注于國會賦予我們的雙重使命目標:充分就業和穩定物價。盡管不確定性和下行風險有所增加,但美國經濟仍處于穩固的地位。勞動力市場處于或接近充分就業狀態。通貨膨脹已經大幅下降,但略高于我們 2%的目標。
談到最新數據,我們將在幾周后獲得第一季度 GDP 的初步數據。目前掌握的數據表明,第一季度的增長速度已從去年的穩健步伐放緩。盡管汽車銷量強勁,但總體消費者支出似乎增長不大。此外,第一季度強勁的進口反映出企業試圖趕在潛在關稅之前采取行動,預計將對 GDP 增長構成壓力。
家庭和企業的調查報告顯示,情緒大幅下降,對前景的擔憂加劇,這主要反映了貿易政策方面的擔憂。全年外部預測正在下降,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表明經濟將持續放緩,但仍將保持正增長。我們正在密切跟蹤最新數據,因為家庭和企業將繼續消化這些進展。
在勞動力市場方面,今年前三個月,非農就業人數平均每月增長 15 萬。雖然就業增長相對于去年有所放緩,但低裁員率和較低的勞動力增長率使得失業率保持在較低且穩定的范圍內。與此同時,職位空缺與失業求職者的比例一直略高于 1,接近疫情前的水平。工資增長持續放緩,但仍超過通貨膨脹率。總體而言,勞動力市場狀況良好,大體上處于平衡狀態,并且不是通脹壓力的重要來源。
至于我們的價格穩定任務,通貨膨脹已從 2022 年中期的疫情高峰顯著緩解,且未出現通常伴隨降低高通脹努力而來的痛苦失業率上升。通貨膨脹的進展繼續以漸進的步伐進行,最近的讀數仍高于我們 2% 的目標。根據上周發布的數據進行的估計顯示,截至 3 月的 12 個月內,總體 PCE 價格上漲了 2.3%,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類別后,核心 PCE 價格上漲了 2.6%。
展望未來,新政府正在四個不同領域實施重大的政策變革:貿易、移民、財政政策和監管。這些政策仍在不斷演變,它們對經濟的影響仍然高度不確定。隨著我們了解更多信息,我們將繼續更新我們的評估。迄今為止宣布的關稅上調幅度遠大于預期。經濟影響也可能如此,這將包括更高的通貨膨脹和更慢的增長。基于調查和市場的短期通脹預期指標均已大幅上升,調查參與者指向關稅。在很大程度上,長期通脹預期的調查指標似乎仍然穩如磐石;基于市場的盈虧平衡通脹繼續接近 2%。
隨著我們對政府政策變化的理解更加深入,我們將更好地了解其對經濟的影響,進而更好地了解其對貨幣政策的影響。關稅極有可能至少會暫時(temporary)導致通貨膨脹上升。通脹效應也可能更持久。要避免這種結果,將取決于影響的規模、它們完全傳遞到價格所需的時間,以及最終保持長期通脹預期穩定。
我們的義務是使長期通脹預期保持穩定,并確保物價水平的一次性上漲不會演變成持續的通脹問題。在采取行動履行這一義務時,我們將平衡我們的最大就業和價格穩定雙重使命,同時牢記,沒有價格穩定,我們就無法實現惠及所有美國人的長期強勁勞動力市場狀況。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面臨具有挑戰性的局面,即我們的雙重使命目標處于緊張狀態。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我們將考慮經濟距離每個目標的差距有多遠,以及預計彌合這些各自差距的潛在不同時間范圍。
(來源:Wind)
三、好買觀點
股票型基金投資策略
隨著美國對等關稅最強沖擊波過去,本周市場窄幅震蕩,觀望情緒濃厚,成交額降至低位。結構方面,國家隊屢次護盤下滬深300等權重指數表現較好,內需和自主可控方向逐漸修復錯殺,危機短暫解除后AI方向回暖,6G等概念有所表現。國內方面,4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季度和3月份經濟數據,在政策利好釋放和春節效應下,數據整體偏強,不過相對于一季度數據,市場更關注二季度數據走勢,尤其是出口情況。海外方面,市場逐步消化關稅影響,意識到對美股的影響仍大,美股仍處于拋售潮中,黃金繼續創新高;而隨著日本、意大利等國開始和美國談判,美國短暫豁免消費電子等行業的對等關稅,非美股市情緒修復。
對國內股市而言,對等關稅的不確定性恐仍要維持一段時間,而國家隊對于股市的托底意志堅決,市場窄幅震蕩的概率較大,后續觀察4月底政治局會議情況、降準等新的政策落地情況、A股年報情況。考慮到不確定性仍存,建議投資者多看少動,有配置的維持配置,沒有配置的可以等形勢更加明確后再做決策。相對而言,我們對國內股市看法較其他股市更為樂觀,對A股看法較港股更樂觀。結構上關注科技成長資產的低位機會,內需消費繼續重視。
債券型基金投資策略
上周中債總財富指數收于245.7497,較前周下跌0.04%;中債國債總財富指數收于246.667較前周下跌0.07%,中債金融債總財富指數收于246.1104,較前周上漲0.01%;中債企業債總財富指數收于246.0893,較前周上漲0.02%;中債短融總財富指數收于207.1302,較前周上漲0.04%。
中債銀行間固定利率國債到期收益率曲線顯示,一年期國債收益率為1.43%,上行3.22個基點,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為1.65%,下行0.75個基點;銀行間一年期AAA級企業債收益率上行1.36個基點,銀行間三年期AAA級企業債收益率下行0.48個基點,五年期AAA級企業債收益率上行0.74個基點,分別為1.81%、1.89%和2.01%,一年期AA級企業債收益率上行1.74個基點,三年期AA級企業債收益率上行3.52個基點,五年期AA級企業債收益率上行2.11個基點,分別為1.89%、2.02%和2.11%。
上周債券市場維持窄幅震蕩,在曲線極度平坦的情況下,當前市場利率的空間受制于政策利率的下限。我們認為,在降準降息實際落地之前,整體收益率曲線下行的空間受限。短期內,資金面偏緊的問題仍在,降準降息的實際落地也需要在關稅沖突局面降溫后,以實際的經濟數據來決定。
整體來看,在中美關稅沖突短期內無法完全解決的預期下,債券市場長期收益率向下仍是后續債券市場的主要邏輯。在此邏輯之下,此前“擇機降準降息”窗口或隨時開啟,“寬貨幣”政策是支持內需的必要舉措。在等待貨幣政策落地的休整期內,當前是債券的左側布局窗口,久期策略相對占優。關注本周LPR和MLF報價。
QDII基金投資策略
面對關稅的不確定性,國際投資者紛紛減少風險資產配置,增持債券、現金和黃金,短期股票型QDII基金或繼續承壓,但不排除各國和美國談判取得積極進展提振股市信心。對于港股而言,由于美國主要目的是孤立中國,短期內國際資金對港股的興趣不太可能重燃,而歐洲、印度等市場存在較好的分散配置價值,非美股市的相對表現會更好,但出口依賴度高的外向經濟體如越南除外。
債券型QDII基金是當下較好的選擇,一方面債券有避險屬性,建議投資者選擇到期時間短、信用好的品種,另一方面美國通脹壓力延續,利率或維持在高位更久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