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回顧
昨日,滬深兩市雙雙收跌。截止收盤,上證綜指收于 3426.43 點,跌 3.33 點,跌幅為 0.10%;深成指收于 10979.05 點,跌 35.70 點,跌幅為 0.32%;滬深 300 收于 4010.17 點,漲 2.45 點,漲幅為 0.06%;創業板收于 2222.35 點,跌 6.30 點,跌幅為 0.28%。兩市成交 14664.43 億元,較前一日交易量減少 3.50%。大盤股強于小盤股。中證 100 上漲 0.36%,中證 2000 下跌 0.54%。
31 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 9 個行業上漲。其中,銀行、公用事業、汽車表現居前,漲跌幅分別為 1.42%、1.28%、0.67%,傳媒、電子、通信表現居后,漲跌幅分別為-1.51%、-1.59%、-2.47%。滬市有 680 只個數上漲,占比 30.22%,深市有 805 只個數上漲,占比 27.79%。非 ST 個股中,53 只個股漲停,8 只個股跌停。股指期貨主力合約漲跌不一,其中,1 只期指好于現貨指數。
數據來源:Wind 日期:2025/3/19
昨日,中債銀行間債券總凈價指數上漲 0.02 個百分點。
昨日,歐美主要市場漲跌不一,其中,道指上漲0.92%,標普500上漲1.08%;道瓊斯歐洲50上漲0.30%。
亞太主要市場漲跌不一,其中,恒生指數微漲 0.12%,日經 225 指數下跌 0.25%。
二、指數漲跌
數據來源:Wind 日期:2025/3/19
三、新聞
1. 印尼股市暴跌,市場在憂慮什么?
近期,印尼股市動蕩加劇,周二(3 月 18 日)更是一度因暴跌 5%而觸發暫停交易機制。自去年 9 月觸及歷史高位以來,印尼股市迄今回落幅度超 20%,進入技術性熊市。
數據來源:MarcoMicro,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區間:2024/3/18 – 2025/3/18
據彭博社報道,印度股市暴跌,凸顯了市場對印尼新政府政策轉向、財政健康狀況以及政治干預風險的擔憂。這些擔憂也被認為是股市暴跌的核心原因。
【擔憂之一:新政府政策轉向】
就在一年前,市場對印尼經濟的未來充滿信心,普遍預期新任總統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將延續前任佐科的親商政策。
在前總統佐科的領導下,印尼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簡化投資審批流程、放寬外資限制以及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國投資。這些政策曾使印尼成為東南亞經濟增長的亮點之一。
然而,普拉博沃總統上任后,市場期待的經濟改革延續并未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尚未明確定義的新優先事項,引發投資者重新評估印尼市場的投資價值。
【擔憂之二:財政健康狀況】
有市場觀察家注意到,新政府更加關注國內發展議程,包括加強食品安全和擴大社會福利計劃。分析認為,新政府雄心勃勃的高成本福利計劃給國家財政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甚至威脅到經濟的持續發展。
市場最為關注的,無疑是印尼公共財政的健康狀況。年初預算赤字以及財政收入下降 20%的現象,為未來埋下了隱患。在預算分配計劃尚不明確,且缺乏新的增收措施的背景下,投資者對新政府的財政管理能力產生了質疑。
【擔憂之三:政治干預風險】
而加劇投資者擔憂的,是新成立的主權財富基金 Danantara 直接向總統匯報,該基金掌控的公司占印尼綜合指數(JCI)的超過五分之一,這引發了市場對政治干預和透明度風險的擔憂。
投資者擔心,政府可能會為了優先發展特定項目而犧牲其他領域的支出,或者通過 Danantara 實現政治目的,從而損害市場公平和投資者的利益。
【印尼央行面臨挑戰】
隨著股市暴跌,外資流出也在加速。今年以來,海外投資者已經凈撤出 16 億美元印尼股票。據彭博社報道,自普拉博沃就職以來,外資凈流出明顯增加,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對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
"當一個新興市場的政策路徑變得不明確時,全球投資者自然會采取觀望態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亞洲區域基金經理表示,"印尼需要盡快明確其經濟發展戰略,否則可能面臨資本持續外流的風險。"
另外,高盛已經將印尼股票評級從超配下調至市場權重,也反映了市場對盈利能力走弱、政策不確定性以及財政赤字擴大的擔憂。
印尼央行在這一形勢下也面臨挑戰。一方面,需要維持貨幣穩定以防止資本外流;另一方面,又需要支持經濟增長。央行官員私下承認,政策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加了他們工作的難度。市場預期印尼央行可能需要在未來幾個月內采取更加積極的措施來穩定市場情緒。投資者正在密切關注印尼央行周三的貨幣政策會議,希望政策制定者能夠采取措施穩定金融市場,提振增長。
2. 又一批 ETF 來襲!12 家公募密集上報
3 月 18 日,12 家公募集中上報的首批中證全指自由現金流 ETF,也是公募基金今年扎堆上報的又一批自由現金流 ETF。這批產品跟蹤中證全指自由現金流指數,與此前上報的 ETF 跟蹤的中證 800 自由現金流指數、國證自由現金流指數、富時中國 A 股自由現金流聚焦指數以及滬深 300 自由現金流指數有所區分。
中證全指自由現金流指數也成為當前市場自由現金流指數中跟蹤產品最多的指數。
據悉,中證全指自由現金流指數選取 100 只自由現金流率較高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現金流創造能力較強的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該指數于 2024 年 12 月 11 日發布。在此之前,公募基金已分多次上報了共計 10 余只自由現金流 ETF 產品。
2024 年底,華夏基金上報國證自由現金流 ETF,國泰基金上報富時中國 A 股自由現金流聚焦 ETF。今年 2 月底,易方達基金、華寶基金、銀華基金、嘉實基金、摩根基金、永贏基金等 6 家公募則布局了滬深 300 自由現金流指數和國證自由現金流指數相關的基金產品。
3 月 11 日,廣發基金、鵬華基金、招商基金、匯添富基金、富國基金、萬家基金等 6 家公募集體上報了中證 800 自由現金流 ETF。
后續還有不少基金公司將繼續上報自由現金流相關基金產品。上述一大批自由現金流基金有望為 A 股市場帶來更多增量資金。
2 月 20 日,華夏基金、國泰基金旗下自由現金流主題 ETF 相繼成立,合計募資超過 21 億元。這也是首批成立的自由現金流 ETF。
Wind 數據顯示,華夏國證自由現金流 ETF 和國泰富時中國 A 股自由現金流聚焦 ETF 均已于 2 月 27 日上市交易,上市份額分別為 6.94 億份和 14.31 億份。截至 3 月 18 日,兩只 ETF 上市以來呈現出顯著的資金流入效應,最新份額分別為 15.18 億份和 22.57 億份,規模分別為 15.33 億元和 23.07 億元。上述兩只率先上市的自由現金流 ETF 展現出較強吸金能力。
3 月 11 日,國泰基金宣布了旗下國泰富時中國 A 股自由現金流聚焦 ETF 將于 3 月 18 日進行第一次產品分紅,這離該基金成立不足 1 個月,彰顯產品 “現金奶牛”策略的投資價值。
【公募基金為何如此關注自由現金流相關主題?】
華夏基金表示,自由現金流相關指數填補了市場上 Smart Beta 工具箱中自由現金流因子的空白,其所追蹤的指數編制創新且邏輯清晰,聚焦高自由現金流優質個股,捕捉現金流增長公司,更具成長性;同時關注公司質量,有效規避“價值陷阱”。中長期來看,自由現金流基金是較好的防御性配置選擇。
“自由現金流 ETF 的差異化定位恰好可以填補 ETF 產品線在這一領域的空白。”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師崔悅表示,政策層面,監管對上市公司分紅約束的強化與鼓勵指數化投資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形成共振,為此類產品提供了土壤。隨著投資者對資產配置需求的升溫,疊加價值投資理念的深化,自由現金流 ETF 有望成為被動投資領域的“新藍海”。
華泰證券則指出,自由現金流選股策略在海外是一個相對成熟的概念,產品案例較為豐富。美國市場自由現金流 ETF 自 2016 年開始發行,其中規模最大的“現金牛”100 ETF 今年初規模超過了 250 億美元。
自由現金流策略是否適合當前的 A 股市場環境?中金公司結合階段內的市場環境綜合來看,自由現金流策略在市場回調及平穩期更具優勢;在投資者風險偏好較高、市場情緒較為樂觀階段表現偏緩。中金公司認為,考慮到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和上市公司業績基本面尚處于修復及改善階段,疊加海外貿易政策和地緣等不確定性,基于基本面出發的自由現金流策略可能是中期較為合適的選股策略之一。
【ETF 市場有望掀起創新浪潮】
2024 年是 ETF 快速發展之年。據上交所統計,截至 2024 年末,境內交易所掛牌上市的 ETF 數量達到1033 只,較 2023 年末增長 16%,總規模達到 3.7 萬億元,較 2023 年末增長 81%。其中股票 ETF 規模達到2.89 萬億元,創歷史新高,約占 A 股總市值的 3%。
不過,ETF 面臨產品同質化等問題,產品創新仍有較長路要走。今年年初,證監會發布《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穩慎推進指數產品創新。今年公募基金市場有望繼續開拓指數基金產品創新,不少新面孔將陸續上市。
多只創新 ETF 漸行漸近。公募基金可通過 ETF 的產品創新,更好地服務多樣化投資需求。除了開年以來扎堆上報的自由現金流 ETF 以外,北證 50ETF、科創債 ETF、公募 REITs-ETF 等多個指數基金等已進入開發程序中。
與此同時,產品創新空間也非常大。未來,國內 ETF 創新可以從跨市場和跨資產的 ETF 產品、Smart Beta類 ETF、商品類 ETF、REITs-ETF、債券細分指數 ETF 等,以及綠色經濟、新質生產力等領域發力,為長線資金入市提供支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