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場回顧
1、基礎市場
上周,滬深兩市雙雙收漲。截止收盤,上證綜指收于3419.56點,漲47.02點,漲幅為1.39%;深成指收于10978.30點,漲134.57點,漲幅為1.24%;滬深300收于4006.56點,漲62.54點,漲幅為1.59%;創業板收于2226.72點,漲21.41點,漲幅為0.97%。
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28個行業上漲。其中,美容護理、食品飲料、煤炭表現居前,漲跌幅分別為8.18%、6.19%、4.84%,電子、機械設備、計算機表現居后,漲跌幅分別為-0.62%、-0.68%、-1.36%。
上周,歐美主要市場普遍下跌,其中,道指下跌3.07%,標普500下跌2.27%;道瓊斯歐洲50 下跌1.27%。亞太主要市場漲跌不一,其中,恒生指數下跌1.12%,日經225指數上漲0.45%,印度sensex30指數下跌0.68%。
圖表:上周各類指數表現
數據來源: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時間:2025/3/10-2025/3/14
圖表:上周申萬一級行業漲跌幅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截至2025-3-14
2、基金市場
上周,國內基金漲跌不一,其中指數型基金平均上漲1.03%,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平均上漲0.79%和0.45%。QDII型基金平均下跌1.62%。
上周,權益類基金表現較好的是北信瑞豐優選成長和長城量化精選A等;混合型基金表現較好的是泰達宏利成長和財通多策略升級等;QDII式基金表現較好的是易方達黃金主題A人民幣和匯添富黃金及貴金屬等;指數型表現較好的是鵬華中證酒ETF和招商中證白酒A等;債券型表現較好的是銀河睿鑫純債和工銀瑞信可轉債等;貨幣型表現較好的是建信雙月安心A和交銀理財21天B等。
圖表:上周各類基金平均凈值漲跌幅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截至2025-3-14
二、近期焦點
2月信貸以及社融環比收縮
2025年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01萬億,前值5.13萬億,預期1.24萬億,去年同期1.45萬億;新增社融2.23萬億,前值7.06萬億,預期2.65萬億,去年同期1.5萬億;M2同比7%,預期7%,前值7%;M1同比0.1%,預期1.2%,前值0.4%。
簡評:新增信貸規模均低于預期,新增社融規模低于預期&但好于季節性。結構上居民短期貸款減少,除季節性因素外,消費偏弱可能仍是拖累,此外中長期貸款同比多減,這可能與提前還貸、首付比增加有關;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大幅少增,可能與信貸開門紅透支需求、城投相關信貸提前償還等有關,短貸同比少增,而票據多增再度呈現出沖量特征。
往后看,2025年貨幣寬松仍是大方向,降準降息或不會缺席,短期降準概率大于降息。3.5政府工作報告延續強調“適時降準降息”,3.6央行行長答記者問也表示“今年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情況,擇機降準降息”。具體來看,降準方面,鑒于財政靠前發力,政府債券發行有望加快,需要降準提供流動性支持,最快未來1-2個月就有可能降準;而降息方面,目前物價低迷、債券風險部分釋放、匯率壓力有所減輕,降息的必要條件已具備,但短期是否降息可能仍需關注基本面走勢情況。
三、好買觀點
股票型基金投資策略
在前期泛科技股累計了巨大的漲幅后,后續板塊開始接力,比如近期白酒板塊企穩向上,以及個別地方政府生育補貼政策超預期對其他消費領域的利好等,同時也帶動了前期相對疲弱的上證50、滬深300等大寬基指數的走強,顯示出市場積極的做多情緒和市場內部良性的接力行為。整體來看,在政策刺激、風險偏好回升以及宏觀復蘇的不斷演進下,消費和醫藥等這一輪19-20年牛市核心品種在走弱接近4年后,其長期拐點有望出現。
自2月春節以來,各個寬基指數雖然強度有所差異,但都反包了去年12月31日的陰線,其中最強的中證2000指數已經逼近8年新高,這些特點都顯示出市場較強的風險偏好特征。從估值維度看,wind全A指數當前PB 1.6倍,處于近10年的32%分位,近5年的48%分位,而剔除負值后的PE_TTM約15.6倍,處于近10年的48%分位,近5年的65%分位。歷史角度看全A處于相對合理的估值區間,后續大跨越向上或需要企業端普遍業績修復。這或是未來能否走戴維斯雙擊的重要因素。
整體來說,雖然短期還沒看到基本面的拐點,但考慮到股價的領先以及情緒周期的鐘擺效應,我們認為可能需要對新一輪股市周期有足夠心理準備,在倉位布局上需要更加積極,一方面積極關注消費、化工、地產等順周期鏈條,而另一方面則關注可能帶來產業成長機會的科技細分領域。
債券基金投資策略
市場方面,上周中債總財富指數收于242.7529,較前周下跌0.24%;中債國債總財富指數收于243.0809較前周下跌0.35%,中債金融債總財富指數收于243.8456,較前周下跌0.11%;中債企業債總財富指數收于244.3565,較前周上漲0.01%;中債短融總財富指數收于206.5528,較前周上漲0.06%。
中債銀行間固定利率國債到期收益率曲線顯示,一年期國債收益率為1.5629%,較上周五上行0.82個基點,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為1.8317%,上行3.15個基點;銀行間一年期AAA級企業債收益率下行5.24個基點,銀行間三年期AAA級企業債收益下行1.22個基點,五年期AAA級企業債收益率上行4.02個基點,分別為2.039%、2.0978%和2.2312%;一年期AA級企業債收益率下行4.23個基點,三年期AA級企業債收益率上行2.78個基點,五年期AA級企業債收益率上行7.02個基點,分別為2.2004%、2.3995%和2.6147%。
宏觀方面,央行黨委召開擴大會議指出,要注重目標引領,把握政策取向,講求時機力度,強化系統思維,為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平衡好短期與長期、穩增長與防風險、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支持實體經濟與保持銀行體系自身健康性的關系。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完善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加強與市場溝通,提升政策透明度。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預期引導,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債券基金:債券市場本周整體表現分化,其中利率債市場延續調整態勢,長短端收益率均有一定程度上行,但長端上行幅度整體更大。信用債方面,本周信用債市場中短端整體企穩,1年期收益率較上周五有所修復,但長端5年期信用債依舊處在調整當中。
社融方面,2月為傳統的信貸淡季,加之1月信貸與社融數據顯著好于市場預期,從一定程度透支了2月信貸與社融的額度,因此2月社融與信貸表現整體有所回落,低于市場預期。金融數據方面,2月M1同比0.1%,較1月下降0.3個百分點。2月M2同比增長7.0%,較上月持平。M1-M2剪刀差倒掛程度有所加深,顯示當前微觀主體活力仍舊偏弱。社融-M2增速差則繼續回升,顯示社會整體融資意愿仍有小幅好轉。
債市方面,短期看資金面、政策面以及基本面對于債市依舊偏利空,利率債走勢預計依舊偏震蕩。但從收益率角度來看,當前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回到1.85%附近,30年國債收益率回到2%以上,今年以來透支行情的風險已經逐步消化,長端資產收益率已經不再與DR007等資金利率倒掛,且央行對于債市風險有所化解的表態,也表明了其對于當前長債收益率點位相對合意的態度。因此整體來看長端利率債已經具備一定的配置性價比。
QDII基金投資策略
港股近期整體高位震蕩,考慮到前期港股積累的短期巨大漲幅以及對年線明顯的乖離度,這種走勢也比較符合預期,甚至后續不排除有繼續短期調整的可能性。但總體上看,近幾個月港股整體對于A股確實有明顯的走勢領先現象,這可能同港股資產總體更加優質、估值更低、資金盤更小有關,而當前的AI熱潮更是對港股一些本身就具備較高質量的互聯網企業構成直接利好。
雖然近期有所謂東升西降的敘事,但考慮到美股高位估值以及目前各國政策的影響,全球資本的區域再平衡本身就是符合預期回報率的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不太可能短期間就結束,目前恒生科技市盈率25倍,近5年分位點34%,恒生指數市盈率10.4倍,近5年分位點66%/近10年分位點58.54%,兩者估值屬于合理區間。今年以來洶涌的南下資金也是體現了資金態度,隨著國內經濟的復蘇以及AI產業的演進,后續繼續看多港股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