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回顧
昨日,滬深兩市雙雙收漲。截止收盤,上證綜指收于 3229.64 點,漲 22.72 點,漲幅為 0.71%;深成指收于 9998.76 點,漲 113.10 點,漲幅為 1.14%;滬深 300 收于 3796.11 點,漲 27.14 點,漲幅為 0.72%;創業板收于 2028.36 點,漲 14.17 點,漲幅為 0.70%。兩市成交 10766.37 億元,較前一日交易量增加 1.70%。小盤股強于大盤股。中證 100 上漲 0.62%,中證 500 上漲 1.06%。
31 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 28 個行業上漲。其中,電子、綜合、通信表現居前,漲跌幅分別為 4.28%、3.99%、2.82%,公用事業、煤炭、醫藥生物表現居后,漲跌幅分別為-0.40%、-1.12%、-1.36%。滬市有 1733 只個數上漲,占比 76.24%,深市有 2425 只個數上漲,占比 85.21%。非 ST 個股中,95 只個股漲停,14 只個股跌停。股指期貨主力合約 3 個合約均上漲,其中,3 只期指好于現貨指數。
昨日,中債銀行間債券總凈價指數下跌 0.10 個百分點。
昨日,歐美主要市場普遍下跌,其中,道指下跌 0.42%,標普 500 下跌 1.11%,納斯達克指數下跌 1.89%;
道瓊斯歐洲50下跌0.59%。亞太主要市場漲跌不一,其中,恒生指數下跌1.22%,日經225指數上漲1.97%,印度孟買 Sensex30 指數上漲 0.30%。
▼申萬一級行業漲跌幅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日期截至:2025/1/7
二、指數漲跌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日期截至:2025/1/7
三、新聞
1. 債券 ETF 再添新成員,首批 8 只基準做市信用債 ETF 發行開啟
伴隨著以 ETF 為代表的指數化投資發展浪潮,債券指數基金亦迎來蓬勃發展。時隔多年,債券 ETF 市場再度迎來新的信用債類 ETF。1 月 7 日,華夏、易方達、博時、南方、廣發、海富通、天弘、大成 8 家公募基金申報的基準做市信用債 ETF 正式開啟發行。業內人士表示,公募基金在債券 ETF 市場的產品布局不斷拓展版圖,基準做市信用債 ETF 的推出對于債券 ETF 市場意義重大,有助于提升交易所債券市場流動性,為投資者提供一個更加便捷靈活、差異化的投資工具。
8 只 ETF 分別跟蹤上證基準做市公司債指數和深證基準做市信用債指數。其中,華夏、易方達、海富通、南方獲批產品跟蹤上證基準做市公司債指數;博時、廣發、天弘、大成獲批產品跟蹤深證基準做市公司債指數。根據發行公告,首批 8 只基金募集規模上限均為 30 億元。
多只基金在公告中提示,若募集期結束后,認購累計有效申請份額總額超過 30 億份,基金管理人將采取全程比例確認的方式實現規模的有效控制。發行周期方面,華夏上證基準做市公司債 ETF、南方上證基準做市公司債 ETF、博時深證基準做市信用債 ETF 發行認購期為 2025 年 1 月 7 日至 1 月 13 日;廣發深證基準做市信用債 ETF、海富通上證基準做市公司債 ETF 認購截止期為 1 月 17 日;大成深證基準做市信用債 ETF、天弘深證基準做市信用債 ETF 認購截止期為 1 月 20 日;易方達上證基準做市公司債 ETF 認購截止期為 1 月 22 日。
此次獲批的博時深證基準做市信用債 ETF 跟蹤深證基準做市信用債指數。該指數發布于 2023 年 4 月 12日,基日為 2022 年 6 月 30 日,聚焦在深交所上市的高等級信用債,以深圳證券交易所基準做市債券清單范圍內的公司債、企業債作為指數樣本,反映深市基準做市信用債市場運行特征。博時基金介紹,深證基準做市信用債指數選取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高等級債券構成,具有流動性好、信用風險低的特征。該指數 ETF的推出預計有望有效提升做市券流動性水平,進一步完善市場價格發現功能,活躍交易所債券市場。
易方達固定收益特定策略投資部總經理李一碩介紹,上證基準做市公司債指數選取符合上交所基準做市品種規則的全部公司債作為成分券,指數每月調整一次。截至 2024 年 10 月底,指數共有成分券 159 只,總市值為 4572 億,指數成分券信用資質良好,期限覆蓋范圍廣,可以反映上海證券交易所流動性較好公司債的整體表現。做市基準公司債指數的推出,有助于增加交易所信用債市場配置、交易工具供給,提升市場吸引力,豐富投資者結構。
南方基金表示,當前債券 ETF 已成為全球資金的重要配置方向。2024 年,國內債券 ETF 的多重優點逐漸被市場認可,各類型的債券 ETF 規模都明顯上升。截至 2024 年 12 月初,債券 ETF 總規模升至 1500 億元,創歷史新高。隨著被動化投資趨勢的蓬勃發展,債券 ETF 產品為尋求穩健類資產的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投資渠道。
海富通基金表示,債券 ETF 產品采用指數化投資方式,可以更好地分散風險,降低單一債券波動對組合凈值的影響。同時,債券 ETF 還具備突出的工具屬性,包括持倉透明、交易便捷等優勢,更利于投資者進行股債等大類資產的切換,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來源:經濟參考報)
2. 黃仁勛在 CES 2025 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
北京時間 1 月 7 日,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 CES 2025 大會上發表開幕主題演講。大會上,黃仁勛宣布推出基于 Blackwell 架構的消費級 GPU,并發布旨在理解現實世界的基礎模型 NVIDIA Cosmos,可加快機器人及其他物理人工智能系統的訓練速度。
發布英偉達 Cosmos 平臺
黃仁勛發布了“世界基礎模型”NVIDIA Cosmos,該模型可以生成逼真的視頻,可用于訓練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成本遠低于使用傳統數據。通過創建科技行業所謂的“合成”訓練數據,這些模型可以幫助機器人和汽車理解物理世界,就像大型語言模型(LLM)幫助聊天機器人用自然語言生成響應一樣。用戶只需提供一個文本描述,Cosmos 就能生成一個遵守物理定律的視頻。顯然,這要比當前的收集數據方式的成本低得多。當前,為了訓練自動駕駛汽車,公司需要有車隊在街道上行駛以收集數據,而人形機器人則需要讓真人一遍又一遍地重復任務來訓練。
黃仁勛說:“與大型語言模型一樣,世界基礎模型是推進機器人和自動駕駛開發的基礎,但并非所有開發人員都有培訓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資源。我們創建 Cosmos 是為了使物理 AI(Physical AI)大眾化,并讓每個開發人員都能使用通用機器人。”黃仁勛稱,機器人的“ChatGPT 時刻”即將到來,但在此之前,Cosmos 模型還需要更多的數據。Cosmos 將以“開放許可證”(open license)的形式提供,類似于被廣泛使用的 MetaPlatforms 的 Llama3語言模型。黃仁勛說:“我們真的希望 Cosmos能為機器人和工業 AI領域的 Llama3。”
除了 Cosmos,英偉達還展示了用于訓練人形機器人的 Isaac GROOT Blueprint。該軟件連接到蘋果的Vision Pro 頭顯,允許開發人員執行和記錄他們想要教機器人的特定動作。然后,Isaac GROOT Blueprint 將這些動作進行合成,根據開發人員的原始動作為機器人提供一組龐大的動作。之前,工程師們不得不通過執行一些重復的動作來教人形機器人移動,這是一件相當耗時的事情。如今,有了 Isaac GROOT Blueprint,開發人員將能夠減少創建未來人形機器人系統所需的時間。
在汽車領域,黃仁勛宣布,豐田汽車將開始使用該公司的 DRIVE AGX Orin 芯片(詳細,購買)和英偉達 Drive OS 操作系統,為其下一代汽車的高級駕駛員輔助功能提供動力。英偉達還表示,已與汽車公司大陸集團(Continental)和自動駕駛卡車公司 Aurora 達成協議,他們將使用英偉達的 DRIVE 硬件和 Drive OS 軟件,以及 Aurora 的 4級自動駕駛系統 Aurora Driver。大陸集團和 Aurora 預計,他們的自動駕駛卡車將于 2027 年上路運送貨物。
目前,英偉達的汽車和機器人部門(A&R)僅占其總營收的一小部分。2024 年第三季度,該部門的營收為 4.49 億美元,而其數據中心業務的營收為 308 億美元,占英偉達 351 億美元總營收絕大部分。盡管如此,英偉達汽車和機器人業務正在增長,第三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了 72%。
發布 RTX 50 系列顯卡
在 2025 年消費電子展(CES)上,英偉達正式發布了基于 Blackwell 架構的新一代芯片。這些芯片不僅繼承了公司為服務器和數據中心打造的最快 AI 處理器的核心技術,還為游戲玩家帶來了全新的體驗。
英偉達此次推出的 GeForce RTX 50 系列顯卡,搭載了同樣的 Blackwell 架構,該架構之前已應用于公司為數據中心開發的 AI 加速器。搭載 GeForce RTX 5090、RTX 5080、5070 Ti 和 5070 的筆記本售價分別為2899、2199、1599 和 1299 美元,將于三月份上市。另一方面,黃仁勛表示,新一代 GeForce RTX 5090 顯卡售價為 1999 美元,RTX 5080 售價為 999 美元,RTX 5070 顯卡售價 549 美元。RTX 5070 性能相當于 RTX4090,價格不到后者一半。
黃仁勛稱,Blackwell已全面投產,所有主要云服務提供商均已建立系統,提供約200種不同型號和配置,來自約 15 家硬件制造商。黃仁勛認為,機器學習從根本上改變了應用程序的構建和計算方式,拓展了超越傳統方法的可能性。GeForce GPU 在促使人工智能為公眾所用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發布全球最小 AI 計算機
黃仁勛還在開幕演講中透露了英偉達正在開發的一個命名為“Project Digits”項目,其中搭載了英偉達的超級芯片 GB10,這將成為全球最小的 AI 超級計算機。Project Digits 的核心是新的 GB10 Grace BlackwellSuperchip,它具有足夠的處理能力來運行復雜的 AI 模型,同時又足夠緊湊,可以放在桌子上并使用標準電源插座供電。這個產品本身尺寸類似 Mac Mini,號稱可以處理多達 2000 億個參數的 AI 模型,起價為 3000 美元。英偉達 CEO 黃仁勛表示:“我們將 AI 超級計算機放在每個數據科學家、AI 研究人員和學生的辦公桌上,使他們能夠參與和塑造 AI 時代。”
英偉達通常會在 CES 展會上發布重要產品,黃仁勛的演講正值投資者期待英偉達最新 Blackwell AI 芯片發布之際。市場預期,這些芯片將推動英偉達產品需求進入一個新的增長周期,盡管市場對 AI 支出放緩有所擔憂。此前,英偉達在 2024 年 11 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中確認,Blackwell 芯片的生產已在本季度加速,預計將提前向客戶發貨。有分析師表示,Blackwell AI 芯片將為英偉達帶來 1000 億美元的市場機會(來源:Wind)。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相關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詳閱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產品風險收益特征,根據自身資產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審慎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本資料僅為宣傳用品,本機構及工作人員不存在直接或間接主動推介相關產品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