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特朗普舉辦了自己的執政百日慶典。
自1月20日宣誓就職今,從加征高額關稅,到向美聯儲施壓,特朗普主導的“政策風暴”點燃了金融市場的不安情緒。美股三大主要指數均顯著下跌,美國股匯債市場一度出現 “三殺”局面。
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特朗普的執政百日支持率為39%,這一數字比今年2月份下降了6個百分點,且創下過去80年來美國歷任總統的最低執政百日支持率。
本文盤點特朗普上臺以來,關注度較高的三大事件,看看Trump2.0帶來了怎樣的“述職報告”!
特朗普為什么和美聯儲斗來斗去?
特朗普上任以來,已經多次對外宣稱要解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抨擊美聯儲貨幣政策完全混亂,但鮑威爾不為所動。
特朗普想讓美聯儲快點降息,主要有以下兩點:
①抵消關稅政策引發的通脹壓力:高關稅政策導致進口成本上升,推高美國國內物價,加劇通脹。降息可通過降低借貸成本,緩解企業和消費者壓力,間接抵消關稅的負面影響。
②降低政府債務負擔:美國國債規模已突破34萬億美元,高利率導致政府每年需支付巨額利息。降息可直接減少債務利息支出,緩解財政壓力。特朗普的目標是通過降息每年節省利息,同時刺激股市上漲以吸引資本支持。
而現在俄烏停戰的前景渺茫,加之特朗普發動的關稅戰,導致通脹預期直線飆升,美聯儲要將重點放在對抗通脹上,一心要把通脹降低到2%以內,自然不會降息。同時,鮑威爾也擔心市場加深對其“失去獨立性”的質疑,一旦市場認為美聯儲失去了獨立性,那么貨幣政策也將失效,必將引發通脹失控、金融失序。
關稅,走到哪一步了?
特朗普執政百日最引人注目的政策,莫過于關稅。
4月2日(美東時間,下同),特朗普簽署行政令,自4月5日起對所有貿易伙伴征收10%“對等關稅”。
4月9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暫停對部分國家實施新關稅90天,將“對等關稅”降至10%,并將中國商品關稅從84%提高至125%,立即生效。自此,美國對中國產品額外關稅達145%。
4月11日,特朗普簽署總統備忘錄,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CBP)隨后進一步明確20類產品(如自動數據處理設備、計算機零件、半導體制造設備、智能手機等)不再納入“對等關稅”征收范圍。
4月17日,特朗普在白宮表示,“不想繼續提高對華關稅”、"對中美達成協議有信心",并暗示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關稅戰可能結束,因為他不希望關稅上調導致人們不愿消費。
4月22日,特朗普首次“認慫”,稱145%稅率太高,將大幅降低但不會歸零,釋放談判信號。
總的來說,特朗普“對等關稅”沖擊已近一月,從最初的“地毯式”關稅與“一國一稅率”的國別式關稅疊加,對全球資本市場帶來巨大沖擊。我們把特朗普4月以來各個主要表述,與資產價格進行梳理。
本輪關稅政策如此牽制資產價格,最本質原因是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導致投資者對美國整體國家治理和政策穩定性的信心受挫,而不僅僅是對美國經濟衰退的預期。此外,之前的美股上漲,已經包含了一定的、超過基本面價值的溢價。
俄烏和談還在僵局?
在競選期間,特朗普信誓旦旦地宣稱能在短時間內結束俄烏沖突,這一承諾在國際社會引發廣泛關注,也讓不少人看到了俄烏沖突走向和平的曙光。但至今還沒能促成雙方達成協議。
特朗普對此回應說:“我那是打個比方,也有夸張的成分,是為了強調觀點。顯然,大家都知道我那樣說是開玩笑,但同時也是在表達——戰爭會結束。”
特朗普4月25日還發表言論,堅稱俄烏雙方已經接近達成協議,還反駁了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日前說“若再無進展,美國會停止斡旋”的說法,表示對俄烏問題并未設時限。
目前,俄烏雙方確實都愿意接受停火,只是在停火方案和條件方面,現在還存在比較大的分歧,還都不愿意徹底認輸。從目前雙方的表態來看,烏克蘭實際上已經準備接受對自己不利的停火方案,但俄方是否能滿足于目前的條件,還不好說。
結語
盡管當前市場受到諸多因素的干擾,尤其是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反復博弈,但從投資策略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有一件事始終是不變的:在多空因素交織的市場環境下,切忌就將所有風險資產全部拋售,也不能因此決定此后僅持有單一資產。
要堅定相信資產配置的作用,可以注重黃金等另類資產的價值,或配置可能從市場波動中受益的策略,如CTA、對沖基金等。
風險提示:投資于國際證券市場,除了需要承擔與國內證券類似的市場波動風險等一般投資風險之外,還面臨匯率風險等國際證券市場投資所面臨的特別投資風險,也需要投資者注意。
好買香港提醒:本文版權為好買香港所有,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和發表。如有轉載需求,請在文章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