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重構產業格局,全球經濟進入"多極博弈"新時代,私募投資如何破局生長?
3月29日,「智啟新周期」好買財富第十三屆私募投資論壇圓滿舉行!
好買財富楊文斌、好買財富張茹攜手景林資產盧風順、畢盛投資王康寧、銀葉投資許巳陽、合晟資產馮建橋、涵德投資顧小軍、世紀前沿吳敵、瀚亞投資邵昕、柏基投資彭寅飛多位私募大咖,與近300位高凈值投資者展開深度對話。
在這場橫跨宏觀格局與微觀策略的思想盛宴中,一眾受邀私募大佬各抒己見,圍繞股票、債券、全球配置與量化投資四大核心領域展開深度討論,探尋穿越周期的投資智慧,帶來一場思想盛宴。

演講:
錨定周期變革,共話再平衡2.0
主題演講
智啟新周期
楊文斌 好買財富董事長/CEO
論壇伊始,好買財富董事長、CEO楊文斌發表了題為《智啟新周期-2025年全球資產配置建議》的主題演講。他從“投資方法論、策略構建、實現路徑”三大維度,為投資者勾勒出新周期下的投資藍圖。
楊文斌認為投資受時代背景深刻影響,當前世界格局正從兩極到單極向叢林時代轉變。他指出,當前市場環境下,科學的資產配置需實現從單一資產向多元化的跨越,以“動態均衡”應對不確定性。
針對 2025 年投資市場,楊文斌表示,股票投資可關注低波紅利、科技股和指數增強三個方向;全球市場方面,美股回調、日本經濟復蘇、印度經濟增長以及德國高端制造業發展都帶來了投資機會;同時,他強調CTA和另類資產與股票關聯度低,在市場不確定性增強時,有望成為不錯的避風港。
此外,楊文斌還提醒投資者要關注投資中的心理因素,避免心理賬戶、路徑依賴和追高壓力等問題,可以通過分階段實施投資策略,在專業理財師的幫助下實現資產的健康配置。
對話:
解碼核心賽道,探尋突圍之策
超級對話-股票主題
快變化,慢投資
——東升西降?
盧風順 景林資產董事總經理/基金經理
王康寧 畢盛投資投資總監
張 茹 好買財富聯合創始人/董事
在股票主題超級對話環節,景林資產董事總經理、基金經理盧風順和畢盛投資投資總監王康寧,圍繞 “東升西降”、A 股和港股投資機會、“慢投資” 與市場 “快變化” 等話題展開討論。
盧風順認為,“東升西降” 從國家層面看是長期趨勢,但股票投資不能簡單以此為依據,還需關注估值等變量。王康寧則指出,“東升西降” 反映了中美基本面的差異。中國新一代企業家崛起,經濟正從基礎設施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這是中國股市向好的基本面支撐;而美國財政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導致其資產價格回調,風險溢價率上升。
談及 A 股投資機會,兩人均看好消費、科技板塊,王康寧還特別提到創新藥領域。消費板塊隨著經濟企穩有望恢復,創新藥領域中國研發能力快速提升,部分公司估值仍有上升空間。
對于 “慢投資” 與市場 “快變化” ,盧風順強調 “慢投資” 并非思考緩慢,而是要深入思考,不被短期信息左右。王康寧建議通過長期趨勢判斷提前布局,彌補無法及時反應的劣勢。
在價值與成長選擇上,王康寧認為核心是基于內在價值投資,盧風順則表示要關注成長股的成長持續性和價值股的業績穩定來源。
超級對話-債券主題
低利率下的突圍
許巳陽 銀葉投資首席投資官
馮建橋 合晟資產總經理
謝首鵬 新方程債券研究負責人
債券主題超級對話中,合晟資產總經理馮建橋和銀葉投資首席投資官許巳陽就宏觀經濟、貨幣政策、中日債券市場對比、信用債投資機會等問題發表見解。
在宏觀經濟方面,馮建橋對今年中國經濟基本面不悲觀,認為增長可能存在于平常關注不到的領域,如義烏的進出口。許巳陽補充說,去年經濟下行壓力大,今年地產行業有望復蘇,出口支撐力度相對減弱,但在政策支持下 GDP 增長目標5%有望實現。
對比中日債券市場,馮建橋認為中國和日本債券市場沒有可比性,中國擁有完整產業鏈和龐大工業產能,有創造需求的能力。許巳陽從宏觀和微觀角度分析,指出日本長期國債收益率變化受多種因素影響,中國和日本在經濟結構、產業發展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
在信用債投資領域,許巳陽認為科創債、民企產業債等成為重點關注方向,隨著政策對民企融資支持力度的加大,民企產業債的投資環境得到改善,有望為投資者帶來新的收益來源。馮建橋建議關注債券波動率,尋找穩定的投資者群體,合理利用市場波動獲取收益。
針對中資離岸債券和非中資債券投資,許巳陽認為,人民幣投資境外債券的超額收益并不高,投資者需考慮投資成本和匯率風險,3-5年美國國債是相對較好的投資標的,但需關注其波動性和潛在風險。馮建橋認為人民幣投資境外債券超額收益不高,境外有資金可適當投資,他更傾向于長期美債,但投資者需承受較大波動。
超級對話-全球主題
破局全球,資配躍遷
邵 昕 瀚亞投資中國區負責人
彭寅飛 柏基投資業務發展總監
張屹峰 新方程資配及海外研究負責人
全球主題的超級對話邀請到了瀚亞投資中國區負責人邵昕和柏基投資業務發展總監彭寅飛,圍繞全球宏觀資本面展望、美股估值回調、歐美經濟周期錯位、印度市場走勢以及潛在投資方向等熱門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對于全球宏觀資本面展望,邵昕認為,今年海外投資仍有機會,但波動性會加大,美國調結構后中長期發展仍被看好,中國中長期經濟增長也值得期待。此外,印度、日本、德國以及東盟市場等也都存在投資機會。彭寅飛指出,過去10年全球宏觀環境寬松、富裕,而當前較為緊縮,地緣政治風險加大,資源受限,人口老齡化問題凸顯。在這種環境下,全球資金更追求安全性和確定性。不過從超長期投資角度看,當下是成長型投資的良好窗口期,數字技術進步和能源轉型是兩大重要結構性投資機會。
對于美股估值回調的機遇與風險,邵昕和彭寅飛觀點相似,都認為美股回調源于科技巨頭增長過猛,今年美股下跌,但中小盤成長類股票仍有機會。階段性波動是正常的,調整結構有利于中長期發展,依然看好美股中長期市場。但當前市場集中度高,應考慮分散化投資。彭寅飛指出,今年歐洲通脹控制較好,在半導體上游設備材料制造、老牌大型醫藥公司、少數互聯網科技平臺等細分領域具有全球競爭力,值得關注。對于印度市場,邵昕認為印度市場牛市基因未改,上市公司盈利有望保持高速增長,年輕人口消費帶動旺盛,因此依然堅定看好印度今年的市場。
關于潛在投資方向,彭寅飛表示對外投資方面,關注數字技術進步、能源轉型、應對人口老齡化以及消費。邵昕則提出,當前投資應關注另類投資,對沖基金、CTA、PE等,以在不確定市場中為組合提供緩沖,同時強調要堅定做好資產配置。
超級對話-量化主題
AI賦能的量化新生態
顧小軍 涵德投資創始合伙人/投資總監
吳敵 世紀前沿創始人/CEO/投資經理
張錦升 新方程量化研究負責人
量化主題超級對話環節也備受矚目。世紀前沿創始人吳敵、涵德投資創始合伙人顧小軍,圍繞量化投資與 AI 結合、市場行情應對策略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度討論,為投資者呈現量化投資領域的新趨勢與機遇。
AI 在量化投資領域的應用成為開場焦點。回顧量化投資發展歷程,吳敵表示量化研究正邁向新階段,機器人量化研究員嶄露頭角,可利用歷史數據回測、挖掘因子,提升研究效率。顧小軍補充道,當前涵德量化交易中傳統方法仍占70%左右,新方法占30%。盡管深度學習和 AI 產出效率高,但CTA賽道因易過擬合,應用相對謹慎。
此外今年A股市場活躍度高、成交量大、題材輪動頻繁,量化策略的適配性成為關注重點。吳敵認為,這種市場環境對以中高頻為主的量化策略較為有利,量價策略表現突出,類似2021年的市場行情,為量化投資帶來更多盈利機會。顧小軍指出,今年股票市場環境下,中高頻量價類策略優勢明顯,結合擇時對沖策略,在控制回撤的同時可實現較好收益。同時,他也提醒,雖然當前小盤股表現較好,但應吸取2024年小盤股踩踏事件的教訓,加強風控,進行多樣化配置,避免過度集中風險。
復雜的宏觀環境影響大宗商品市場,進而影響 CTA 策略。顧小軍表示,今年商品市場有一定機會,但難現2019年的牛市行情,不過相比2023年更具投資價值。隨著市場發展,CTA 策略中金融資產(如股指、國債)的配置比例逐漸增加。吳敵則針對量化指增產品建議,投資者應根據自身風險偏好和心理承受能力選擇,可搭配大票和小票指增產品,平衡收益與風險,實現長期穩定投資。
風險提示:
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相關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詳閱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產品風險收益特征,根據自身資產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審慎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
重要提醒:
本文版權為好買財富所有,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和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