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涌起了中國企業的出海熱潮。2023年,我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額達1308億美元,新能源、電動汽車、數字科技成為中國企業出海的重要領域。
當前的國內格局與國際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家正在開拓海外機會,但是企業出海必然涉及到資本的跨境流動,如何讓企業資金合法合規的配合出海需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接下來我們就來介紹下中資企業出海一個常見且合規的路徑:ODI,企業境外直接投資。
什么是ODI
ODI是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的英文首字母縮寫,翻譯過來就是境外直接投資,是指境內企業通過新設、并購及其他方式取得境外企業或項目所有權、控制權、經營管理權及其他權益的投資行為。
舉個簡單的例子,電商企業XX科技,產品在境內子公司研發與生產,而后通過跨境倉儲物流體系在境外電商平臺銷售。XX科技的境內主體主要負責產品研發、設計以及供應鏈管理,香港子公司負責采購以及向境外子公司銷售產品,英國子公司負責英國市場的產品銷售與供應鏈管理業務。
在進行境外投資時,XX科技需要履行境外投資備案手續,若涉及敏感國家/地區、敏感行業,則實行核準管理。該備案手續、核準管理由發改委、商務主管部門、外匯主管部門負責,并頒發相應核準/備案文件,實踐中上述備案、核準手續稱為境外直接投資(ODI)備案。
境內企業開展境外投資行為需進行ODI申報,其中赴香港、澳門、臺灣地區投資參照境外投資管理規定執行。實踐中,包括設立海外子公司開展業務、收購境外企業股權/資產、通過協議控制境外企業或資產等常見的境外投資活動均涉及ODI備案。
在完成ODI備案后,境內企業即打通了資金跨境流通的合法渠道,利于境內企業運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達到優化資源配置、便利資金調配的目的,也為后續企業實現境外上市等目標奠定了基礎。
不辦理ODI會有哪些后果
若企業在開展境外業務的過程中,未按要求進行境外直接投資(ODI)備案,則可能出現的問題包括:
一、資金難以跨境調配
完成ODI備案后,企業能夠以合法合規的方式實現資金出/入境,否則資金將無法通過銀行合法匯出,未來境外主體的利潤匯回也將受限。
二、無法完成返程投資
若境內企業的境外子公司擬返程投資內地,如果沒有辦理ODI備案手續,則無法完成返程投資,未來有海外上市規劃的企業需要特別關注這一點。
三、無法享受政府補貼和獎勵
若未辦理ODI備案手續,境內企業無法享受我國政府相關補貼和獎勵。
四、懲戒措施
未辦理ODI備案即進行境外投資的,境內主體將在一定時限內被禁止任何境外投資行為。相關主管部門有權責令境內主體中止或停止實施該項目并限期改正,對境內主體及有關責任人處以警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總結以上,隨著國內各行業的生產效率提升,以及企業出海的政策扶持,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突破國內市場的限制,到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去投資。
伴隨中國企業一起“走出去”的,還有大量的資金流。由于我國是一個實施嚴格外匯管制的國家,資金出境尤其容易觸碰法律紅線。我們建議想要前往海外投資的企業必須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搭建合理的投資架構、辦理境外投資(ODI)備案,讓資金通過合法合規的路徑出海。
(本篇文章轉載自好買財富)
風險提示:
投資有風險?;鸬倪^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相關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詳閱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產品風險收益特征,根據自身資產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審慎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
重要提醒:
本文版權為好買財富所有,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和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