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稱將對歐盟加征25%關稅
事件背景:當地時間26日,特朗普在白宮舉行內閣會議時稱,美國已決定對歐盟征收25%關稅,并將“很快”宣布,適用于汽車和其他各種商品。
事件點評:
自特朗普上任以來,就開始簽署各種行政令、總統聲明等政策,而關稅作為其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特朗普更是屢次公開發言。關稅,這一政策旨在保護本國產業與就業、減少貿易逆差、促進制造業回流,但實際效果卻復雜多面的。
特朗普早在上任的第二周就曾“威脅”歐盟,計劃很快對貿易逆差主要來源之一的歐盟征收關稅。但隔近不到一個月便再次“喊話”,決定對其征收25%關稅。隨后歐盟委員會一名發言人當天表示,歐盟將“對妨礙貿易自由和公平的不合理貿易壁壘采取堅決且迅速的回應措施”。
不過,根據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的發言稱,針對各國的總體關稅行動將于4月2日實施。
日元一度升至148區間
事件背景:2月25日,日元匯率一度達到1美元兌148.50日元左右,創下自2024年10月起的4個半月以來的日元升值、美元貶值水平。
事件點評:
上月24日,日本央行在貨幣政策會議上作出決定,將日本的貨幣政策利率從0.25%左右提升至0.5%左右,即加息25個基點。這也是時隔約17年日本貨幣政策利率的最高水平,而后市場普遍分析日本央行的下一次降息將在7月。
但上周五,日本央行前委員白井早由表示:“如果美國總統特朗普推進其關稅威脅,并加劇已經不斷上升的日本通脹壓力,日本央行可能在3月份加息。”同時,根據日本最新公布的1月份CPI數據,日本通脹持續走高,1月綜合CPI同比增長4.0%創近年新高,為發達國家最高水平,加息預期有所升溫。
不過,短期內,日元匯率或受加息預期與經濟數據的影響較大,而長期趨勢則仍需觀察日本央行加息節奏及全球經濟變化。
南向資金持續流入港股
事件背景:據Wind統計,截至27日收盤,本周內已累計凈流入630.66億港元,且南向資金已連續5個交易日凈買入均超100億港元。
事件點評:
在科技股的推動下,港股今年以來漲勢顯著,背后核心因素是中國資產價值重估。DeepSeek讓海外科技巨頭看到了中國AI的迅速發展,讓外資開始重新審視中國企業的競爭力,海外資金也從其他新興市場回流港股。此外,一些港股公司財報超預期,也為南下資金加速凈買入港股提供信心。
在本輪港股回升的行情中,南向資金的參與度持續加碼,對港股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展望后市,港股中的那些頭部優質企業相對具備資產端的稀缺性優勢,在中長期資配中或是重要一環。
風險提示:投資于國際證券市場,除了需要承擔與國內證券類似的市場波動風險等一般投資風險之外,還面臨匯率風險等國際證券市場投資所面臨的特別投資風險,也需要投資者注意。
好買香港提醒:本文版權為好買香港所有,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和發表。如有轉載需求,請在文章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