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三周年,中美俄均投贊成票,聯大通過涉烏決議!俄烏各開出停戰條件,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希望在2025年結束俄烏沖突。
這將如何影響全球經濟?關鍵數據帶你理清投資邏輯!
哪些趨勢值得關注?
俄烏沖突緩和不僅是國際新聞,更和每個人的錢包息息相關。
沖突前,歐洲約三分之一的天然氣依賴俄羅斯,制裁導致能源價格飆升,歐洲通脹一度突破歷史高點。
如今局勢降溫,能源市場首當其沖——天然氣價格可能逐步回歸疫情前水平,歐洲家庭和企業的能源成本壓力有望緩解。
再看產業鏈。俄烏兩國是全球糧食和鋼鐵的重要供應地。沖突期間,小麥價格漲幅超過40%,鋼鐵供應緊張推高建筑成本。局勢穩定后,供應鏈逐步恢復,糧食、建材價格或將回落。
更有兩大長期趨勢值得關注:
第一,烏克蘭重建——世界銀行預估未來十年需投入5000億美元,相當于其GDP的2.7倍,鋼鐵、基建需求激增;
第二,歐盟國防升級——計劃十年內增加5000億歐元軍費,2021-2024年國防支出已增長30%,軍工產業鏈長期受益。
金融市場如何反應?股債如何布局?
俄烏局勢緩和也帶來了全球金融市場連鎖反應,全球資金的配置有新變化,那大宗商品、股債市場如何布局?
首先是大宗商品市場。
沖突緩和,石油和天然氣供應緊張的局面即將得到緩解,需求也隨著局勢穩定有所降低,運輸成本也跟著下降。這一系列連鎖反應,很可能會讓能源價格迎來一波下跌潮,直接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次是股市。
最近,全球股市集體飄紅,歐洲股市更是一路 “狂飆”。哪些行業在這場盛宴中賺得盆滿缽滿?能源和糧食價格穩定后,運輸、食品加工行業成本驟降,盈利預期大幅提升;汽車、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業恢復生機,那些依賴俄羅斯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企業,終于能松口氣,加速生產;歐洲跨境物流也愈發便捷,消費、旅游、航空行業迎來黃金發展期;軍工行業雖因局勢緩和面臨短期壓力,但歐洲持續高額的國防開支,為其長期發展保駕護航;還有出口導向型行業,像機器設備、家電、汽車零件等,能借全球貿易環境改善的東風。
最后聊聊債券市場。
沖突緩和初期,投資熱情被瞬間點燃,美債和歐債收益率一路飆升。然而,物價上漲放緩、經濟調控空間擴大,再加上歐洲借錢支持軍事開支,債券市場未來的走勢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在全球金融市場緊密相連的當下,俄烏沖突緩和帶來的影響絕不是孤立的。在當前復雜的市場環境下,我們既要把握各市場的短期機會,也要著眼于長期的投資目標。
分散投資依舊是降低風險的關鍵策略,希望大家在關注市場動態的同時,不斷優化自己的資產配置組合。
風險提示:
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相關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詳閱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產品風險收益特征,根據自身資產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審慎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
重要提醒:
本文版權為好買財富所有,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和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