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開年第一周,A股沒有等來期待中的“開門紅”,反而接連幾個交易日遭遇回調。各寬基指數均下跌5%左右,滬指在3200點關口徘徊。
從基本面來看,市場并沒有出現明顯的利空消息。唯一的解釋,可能是市場短期進入政策“真空期”,資金對后續政策落地的力度、基本面的復蘇程度仍有分歧。
924行情之后,A股經歷了“慢熊”到“快牛”的迅速切換,估值分位得到了明顯抬升,但企業盈利和基本面修復能否順利推進,尚且是未知數。展望2025,如何平衡投資的機遇和風險?哪些行業仍在孕育投資機會?如何看待特朗普上臺等宏觀事件的擾動?
以下,我們整理了一些私募管理人的年度復盤和展望觀點,希望能夠幫助投資者在當下的環境中穿越迷霧,辨明方向。
仁橋資產
機遇與風險并存,2025大有可為
2024年,中國資本市場補上了重要一課,或許會成為未來很多年的轉折年。轉折并非在于指數本身,而是重新理清了市場的本質和價值。經過2024年,我們會更有耐心和信心。
盡管機遇與風險并存,但2025年中國的股票市場仍然是可為的。去年在展望機會時,能想到的投資點是不多的,但每個點的確信度是很高的;而今年正好相反,可以樂觀的投資點明顯增多,但每個點的確信度有所降低。
第一,重視內需消費方向的復蘇。醫藥、部分食品飲料、農業、航空酒旅、家居、汽車服務等等行業都存在機會。
第二,港股繼續跑贏A股,紅利ETF最具性價比。
第三,債券資產從單邊牛市走向雙邊波動。
第四,AI應用繼續拓展,但AI股票顯著分化,炒作之風退潮。
第五,通脹走勢是25年最大的分歧點,也是投資重要的勝負手之一。
靜瑞資本關注能持續提高股東回報的資產
2024年全球最大的波動之一來自日本市場,而中國市場在“924”之后的大幅上漲,其實是另外一種大幅波動,只不過這種向上的波動大部分人喜聞樂見。當然那些前期對中國悲觀離場的人,甚至因各種原因持有空頭倉位的人不在其中。投資者這兩周不在場,可能全年收益會大幅減少。那么,如何確保在一年52周的其中兩周你精確在場?
資本市場盡管波動很大,但在無風險收益低于2%的“資產荒”環境中,中國還有一些企業在源源不斷創造較高現金流,同時低迷的資產價格給予了較高的風險補償。從資產的角度去持有這些企業的股票,并不能規避股市短期波動。但時間稍稍拉長一點,企業價值將逐步反映。我們只關注那些有能力、有意愿持續提高股東回報的資產,同時以不昂貴的價格持有。
景林資產蔣彤2025是值得期待的一年
中國資產當前定價也包含了大多數悲觀假設,但是從中國供應鏈與消費傾向上依舊可見彩虹。中國供應鏈+創新,優質優價商品繼續行銷全球;情緒消費(如潮玩、演唱會等)、脫穎而出。在通脹或通縮、投資或消費中做出明智選擇以及政策兜底之后,中國內需復蘇可以期待。
2025年值得期待的方向包括:1)溝通理解和包容有利于化解地緣政治風險;2)AI大模型的進一步突破,具身智能提速落地;3)經濟觸底回升。
總之,2025年是值得期待的新的一年,我們也準備得更為充分了。
仁布投資
關注川普上臺后貿易政策如何實施
1月來看,最為關鍵的是川普20日正式就任總統之后對中國的貿易政策如何實施,關稅征收力度的大小對市場的沖擊程度會不一樣,只能邊走邊看。但在兌現之前,考慮到春節長假效應,預計市場整體表現將受到抑制。
當然,考慮到國內預計會有相應的政策對沖,市場調整的幅度也不會特別深。策略上,還是逢低布局中期看好的細分行業和個股。配置方向上,主要關注軍工、互聯網、光伏以及Al和汽車相關的細分景氣賽道。
對于海外,短期美國經濟韌性確實較強,未來降息幅度預期下降。川普上臺之后具體的施政綱領與政策到底如何制定,將決定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增長與通脹預期上的邊際變化。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決策須謹慎。文中觀點不代表平臺投資意見,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未經好買財富授權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引用本文內容和觀點,包括不得制作鏡像及提供指向鏈接,好買財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