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新聞
政策發力見成效,推動經濟持續改善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我國制造業PMI為50.3%,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9月以來,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推動內需改善,制造業PMI連續三月回升,且連續兩月處于擴張區間。
制造業PMI“三連漲”的案例并不多見,自PMI有數據(即2005年)以來僅發生過十次。在當前內部政策加力、外部不確定性加劇的特殊宏觀背景下,“三連漲”的PMI數據顯示出四季度經濟或將進一步走出年內低點。
經濟數據的持續改善也讓投資者開始期待A股的“跨年行情”。回顧歷史,跨年行情往往由以下幾個因素共同推動:
1.宏觀基本面改善。歲末年初市場處在業績真空期,而宏觀高頻數據對于A股業績往往具有指引作用,因此這一期間宏觀基本面的改善往往助推行情開啟。
2.流動性寬松。臨近年末資金需求通常較大,央行一般會加大貨幣投放規模來平穩市場流動性,所以歲末年初往往宏觀流動性的相對寬松。
3.政策催化。年底隨著重大會議的召開,政策催化下往往能夠提振市場情緒。從政策周期來看,歲末年初是重要會議召開的窗口期,政策事件對股市的提振相對較多,從而推動市場的政策預期持續升溫,催化跨年行情向上。
精彩觀點
瀚亞投資:印度股市或重回上漲區間
印度股票在過去3年中逐月上漲,但最近一個季度出現了3年多來最大的外資流出。盡管如此,國內共同基金流量仍高達40億美元,并且日益成為市場的一道防線。印度經濟仍然狀況良好,更強大的國內關注度可能會使經濟免受即將上任的特朗普總統的影響。印度股市的回調,加上未來幾個季度經濟溫和增長,股價仍有可能重新上漲。
明河投資:年底階段更應注重安全邊際
11月以來還是呈現非基金重倉股明顯強于基金重倉的結構市,顯示了流動性分配的不均衡,目前看到年底前都沒有力量改變這一狀態。而12月底前所有政策預期都兌現完畢后,非基金重倉股開始由強轉弱才是對市場真正的考驗。年底階段更應該注重安全邊際,不追高不買貴,我們更關注最近弱勢調整的低估值優質個股,為明年的收益埋下伏筆。
市場回顧
宏觀新聞
央行再次向市場投放流動性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11月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8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同日,央行還發布公告稱,為加大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11月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公開市場國債買賣操作,全月凈買入債券面值為2000億元。
多項地產稅收優惠政策執行
12月1日起,多項促進房地產市場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執行。包括將現行享受1%契稅低稅率優惠的面積標準提高至140平方米;在城市取消普通住宅標準后,對個人銷售已購買2年以上(含2年)住房一律免征增值稅。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降低二手房交易成本。
日本央行行長對加息表態
近期在采訪中,日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在回答“是否可以理解為下一次加息逐漸臨近”時,稱“它們正在接近”,因為經濟數據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他表示,如果日本央行對經濟按預測的方向發展充滿信心,將在適當的時候調整貨幣政策的寬松程度,特別是基礎通脹在2024至2026財年的后半階段上升到2%時。
基金行業動態
公募年內發行總份額突破1萬億
隨著股市回暖,公募基金發行顯著升溫。截至11月,公募基金今年發行總份額正式突破1萬億份。11月共成立98只新基金,合計發行1474.16億份,為年內發行份額第三高的月份。其中權益類基金占比接近71%,是近12年來最高的一個月份。
今年新發美元理財規模創新高
受美元存款利率高位影響,主要配置美元存款存單的美元中長期純固收理財產品受市場青睞,今年已有13家理財公司發行了900多只美元純固收理財,募集總規模達175億美元,創資管新規實施以來新高。多家理財公司積極布局美元理財產品,主要是基于豐富產品體系和滿足居民海外資產配置需求等考慮。
研習社知識點
如何刻畫資配組合風險特征
一方面,我們可以借助波動率和最大回撤兩個指標來衡量組合的風險特征;另一方面,由于投資組合的波動與收益往往是線性相關的,所以我們也可以根據組合的預期收益來評估組合的風險特征。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決策須謹慎。文中觀點不代表平臺投資意見,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未經好買財富授權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引用本文內容和觀點,包括不得制作鏡像及提供指向鏈接,好買財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