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意外,北京時間11月6日中午-11月7日之間,美國大選就會有結果。
而美國大選的塵埃落定,對于國內投資者而言,卻可能是一系列不確定性的開端。
當前來看,選情仍然膠著。若哈里斯勝出,對現狀的影響與改變或更有跡可循。而若特朗普勝出,變化與沖擊可能更為猛烈。2016-2020特朗普第一任期內的貿易摩擦問題,曾一度加劇國內市場波動。
站在國內投資者的角度,應如何看待美國大選的影響?又該怎樣在投資層面做出應對呢?本文我們就來探討這個話題。
首先,先列明結論:
一、短期對大選結果的博弈會加劇市場波動。中期新任總統的政策路線會催生不確定性。而長期各類資產的表現仍與宏觀基本面相關。也就是說,誰當總統,難以改變長期方向和趨勢,更多的是加劇過程中的波動。
二、特朗普第一任期時,正值中美關系出現超預期的拐點。而當前國內市場已對國際環境的變化有所預期。且若特朗普迎來第二任期,貿易環境的變化可能會使國內促內需政策加碼。鑒于當前國內經濟的核心矛盾在于內需修復,所以“特朗普歸來”既帶來風險也帶來機會。
三、美國大選的膠著,側面體現了美國國內的分歧。而無論誰當總統,都將面臨增長與通脹的矛盾,以及復雜的國際形勢,特朗普帶來的影響與變化可能更為猛烈。對于國內投資者而言,美元資產(美股、美債等)與絕對收益資產(CTA、對沖類產品等)或能更好的提升投資組合韌性以應對未來的變數。
美國大選的博弈不同的稅收導向與貿易政策
對比特朗普與哈里斯的政策主張,在經濟領域,兩者最顯著的差異體現在稅收與貿易兩方面。
在稅收方面,特朗普與哈里斯政策主張有很大差異。特朗普主張大規模減稅,擬將企業所得稅率從當前的21%進一步降低至15%。
而哈里斯則主張僅對小企業和中低收入群體減稅,并擬將企業稅率由21%提升至28%,向富人及大企業加稅。
在貿易方面,特朗普的立場更為激進和極端,主張對進入美國的商品全面征稅,并對中國商品加征更高關稅。哈里斯的貿易政策主張則更多延續現有框架。
兩位候選人在稅收、貿易方面的不同主張,映射到各類資產上,產生了不同的影響。大選前夕,美元、美債、美股在“特朗普交易”與“哈里斯交易”間不斷切換。
整體而言,特朗普對內減稅、對外加稅的兩項主張,都傾向于推升通脹,“特朗普交易”帶動美債收益率上行。與此同時,特朗普的全面減稅主張或將強化當前大型科技股引領的美股牛市。而哈里斯對大型企業的加稅立場則有相反的影響。
下圖匯總了不同總統候選人政策主張對各類資產的影響。
由上圖可見,特朗普更為激進的減稅與關稅主張,對強美元、弱美債、強美股均有一定推動作用。此前的“特朗普交易”也主要體現在這三個方面。對于人民幣資產而言,特朗普針對性的貿易政策會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
那么,更進一步,基于以上分析,我們在投資層面可以有哪些應對呢?
充滿分歧與變數的時代關注美元資產、絕對收益產品
誰當美國總統,對于國內投資者來說,究竟有什么分別呢?
我們不妨參考下2016至2020年,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這四年里,國內核心資產走牛,滬深300指數累計漲幅達40%。但是這期間,關稅問題與貿易糾紛對市場風險偏好一度產生巨大影響,尤其是2018年,滬深300指數回撤達30%。
從中我們能得到的一個啟示是:
美國大選結果,對我們長期投資成果也許影響甚微,但會增加過程中的波動和變數。
這種波動和變數,不僅僅來自于眼下對大選結果的預測、押注、博弈,更是未來數年間,美國政策與中美關系對國內基本面和市場風險偏好的難以預知的多重影響。
若特朗普勝出,這些影響可能更猛烈和超預期。
未來的這些變數,難以預測,只能應對。
在投資戰略層面,第一個應對方式,是關注美元資產。尤其是海外配置不足的投資者,增配美元資產的意義正越來越明朗。
無論大選結果如何,未來人民幣資產與美元資產的分化大概率持續,這意味著分散配置能更好的對沖系統性風險。而若特朗普勝出,其強美元的政策主張會增加美元資產的吸引力。
第二個應對方式,是關注絕對收益類資產。比如CTA,兩位候選人的政策主張對通脹均有推升作用,特朗普的政策更為明顯。通脹與高波動,均有利于CTA表現。另一方面,當風險資產面臨更多變數之際,對沖類產品,尤其是海外對沖基金也將展現出更高的性價比。
總而言之,美國大選結果即將揭曉之際,全世界的目光都在關注新總統誕生,各類資產也在激烈博弈。但我們需要明確的是,大選落定僅是個開端,更多的影響會體現在未來四年的政策路線,以及這些政策帶來的基本面與風險偏好的變化上。
從投資的角度出發,正如這次大選所展現的一樣,這是一個充滿懸念和分歧的時代,是個國際局勢復雜、分化的時代,也是一個投資很難、變數很多的時代。
在這樣的時代里,全球配置顯得更有意義,絕對收益顯得更加珍貴。
風險提示:
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相關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詳閱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產品風險收益特征,根據自身資產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審慎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
重要提醒:
本文版權為好買財富所有,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和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