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走牛的債券市場再次陷入調整,簡單概括,近兩個月以來,持有債基的投資者并沒賺到錢。
這波債市調整很難從基本面上找到原因,更多是股市超預期反彈,引發的投資者擔憂:
①擔心本輪超預期政策下,經濟基本面迅速轉好,市場利率會繼續上行,從而對債券市場產生影響。
②擔心出現類似2022年年底的固收理財贖回潮,理財產品出于應對贖回的需要,低價拋售債券,引發凈值下跌,凈值下跌觸發更多贖回,從而形成負反饋。
本文針對以上兩點,展開探討。
債市波動加劇,歷史會重演嗎?
今年以來,債市呈現了前牛后平的狀態,截至目前,市場出現了3次比較大的調整。
2022年底債基贖回踩踏仍讓人心有余悸,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2022年11月10日起的兩個交易日內飆升了15個基點,隨后一個月的最大調整幅度超過30個基點。短期內的劇烈波動引發了理財產品凈值的首次大幅回撤,導致了2022年四季度的理財贖回潮。
然而,從調整原因和理財產品規模變動來看,會發現它與2022年的調整有很大不同。
一、調整原因
2022年的調整主要是由于年底疫情政策的優化調整,以及房地產相關政策的出臺,發生基本面逆轉,導致股市走強、債市大跌。同時,年末的市場調整迫使機構去杠桿,加劇了債市的踩踏行情。而當下,經濟基本面整體依然偏弱,債市政策環境也與22年底不同。
二、理財產品規模變動
10月7日-10月13日,理財整體規模減少275億元。從圖中可見,理財規模并未并未出現2022年的大幅下跌,負債端相對穩定,并未出現2022年的大幅下跌。同時,主要信用債利率調整幅度和速度都不及2022年,理財破凈率相對較低。
債券走熊概率不高,當下如何配置?
從債市環境來看,當前經濟基本面整體依然偏弱,貨幣政策環境偏松,債券走熊概率不高,但目前收益率較低,期限利差不大,波動受到權益市場影響會有所加劇,對于債基的操作難度加大。
我們認為市場利率不支持上行,原因有以下三點:
①經濟基本面來看,不支持市場收益率持續走高。因為房地產仍然在下滑、資產不斷下跌,社會總需求較弱,較低利率的環境是有利于經濟走出困境的。
②9月美聯儲降息落地,匯率壓力沒有那么大,相當于打開了調控工具。
③債券一級供給市場供應量偏弱,不管是信用債還是利率債。
落實到配置上:
1、利率債:利率在當前位置企穩,并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保持在一定水平,這種情況概率最大。利率持續下行到更低位置,甚至0利率,這種情況概率不高;長端受到財政政策的影響會有調整風險。
2、信用債:國內+境外配置為佳,國內整體利差還是比較窄,政策和權益市場擾動加劇波動,可以考慮國內短久期+境外中長久期配置。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決策須謹慎。文中觀點不代表平臺投資意見,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未經好買財富授權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引用本文內容和觀點,包括不得制作鏡像及提供指向鏈接,好買財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