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CTA普遍實現正收益,成為了資產荒背景下非常值得關注的一類產品。
2020年以來,CTA頗具吸引力的業績引起越來越多投資者的興趣。與此同時,CTA獨有的波動特征也讓諸多投資者不理解或不適應。
CTA不同于股票、債券等傳統資產,CTA的本質是管理人靠交易期貨賺絕對收益。由于CTA策略繁多,每類策略又有一定理解門檻,所以想認識清CTA,運用好CTA并不容易。
那么,CTA究竟是如何賺錢的呢?CTA管理人又是憑借哪些理念和手段,控制風險,在期貨市場持續淘金呢?
關于這些問題,頭部CTA機構的核心投研人員想必最有話語權,最能將他們的策略說清楚,也最能幫投資者更好的認知CTA。
以下,我們訪談了寬立資本資深投資經理Max Xu。
寬立資本(Aspect Capital)是全球最早從事程序化期貨交易的機構之一。在成立以來的二十多年時間里,寬立資本專注于趨勢跟蹤策略,打造的CTA產品在長期業績與風險收益性價比方面均極具競爭力。
Max Xu于2008年加入寬立,十余年時間里,從研究員到投資經理,接觸了寬立CTA策略各環節的方方面面。
接下來,我們就看一看,主打趨勢跟蹤策略的老牌CTA管理人,是如何控制風險,攫取收益的。
趨勢跟蹤,權衡趨勢的機會與反轉的風險
好買香港:首先,能介紹下趨勢跟蹤這類策略嗎?趨勢跟蹤是CTA的主流策略,但不同管理人側重的周期不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短周期趨勢跟蹤和中長周期趨勢跟蹤。不同周期的趨勢策略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Max Xu:對于趨勢跟蹤策略來說,周期是一個很重要的參數。相對于平均來說,我們是一個偏中長周期的策略,這是基于我們對趨勢跟蹤策略的理解。當然,十幾年前,大家可能想的只是平均參數大概是怎么樣就好,但這些年我們對趨勢跟蹤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趨勢跟蹤策略有兩個重要特征:
第一,長期來講能抓住持續性的強趨勢,比如2022年做空債券或買多能源,這些都是有持續性因素驅動的。能拿的住,就能賺到這部分的利潤,這是趨勢跟蹤創造利潤最主要的一個部分。
第二,對于短期出現強扭轉的情況,中長周期策略的客戶體驗不是很好,覺得這個策略波動很大,有時可能就很難拿的住。
這兩者之間存在沖突,如何去平衡就非常重要。
對我們來說,在短周期與中長周期趨勢跟蹤策略的權衡上,我們也做了很多研究。短周期很大的問題是它反應很快,有一點波動就會拿不住,會積極調整倉位,導致無法實現持續性趨勢帶來的利潤,所以大趨勢中的表現會弱于長周期策略。如果做回測,我們會發現短周期策略在過去十幾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歷史周期里,一直會不停地重復這種場景,在大趨勢中錯失了不少收益。正是因為短周期策略違背了趨勢跟蹤本來的意義,即從長期持續性趨勢中獲利,所以我們一直都不愿意無條件的加快短周期策略的比重。
當然,我們也不能完全忽略趨勢強扭轉的情況。在長周期出現反轉的時候,我們也不能說一直不動,否則客戶可能承受不住波動,拿不住產品。所以近些年我們也做了很多研究,盡管沒有無條件的增加短周期的頻率,但我們還是會去更好地做一些動態的調整。
像寬立的趨勢跟蹤策略,是有8種不同的速率或者說是時間窗口,從快到慢,非常快的大概是1-2個星期的頻率。這8種策略不只是一個周期參數的變化,其中是有很多積極的考量。比如長周期的策略設計上,我們會設計成對市場噪音沒那么敏感的,讓它更能抓得住后面持續性的趨勢。而短周期的參數設計上,我們會讓它對市場變動更敏感。將這兩種策略的效用發揮到極致,讓長周期更拿的住,短周期更敏感。其次,在策略比重上,我們會注重加強長和短的兩端,中間頻率的比重則會降低一些,大概是U字型的權重比,從而更好得滿足以上兩種不同的需求。
所以,我們不會無條件的加快策略頻率,但是我們對于短周期策略是會盡量用其他的一些方法來減少它的噪音,尤其是在金融性的板塊,這些我們都有非常細致的研究。
我想說明的是,我們堅持中長周期策略風格是因為歷史數據并不支持我們去做出改變,同時,我們也會考量長和短兩方面的需求,然后盡量通過研發來更新策略品種,從而更好的滿足這兩種需求。
尊重歷史規律,摒除歷史偏見
好買香港:同樣是做趨勢跟蹤策略,寬立與其他CTA管理人相比,有哪些特點或是優勢呢?
Max Xu:寬立一直秉承著很強的原則性以及非常嚴謹的科學態度,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注重不要有風格漂移,堅持風格的統一。這也體現在我們的趨勢跟蹤策略上,同時我們也非常堅持投資組合的多樣化,以及沒有偏見地構建信號。
比如2015-2018年的時候是所謂的CTA趨勢策略的寒冬,當時CTA策略的回報率不是很好,大家開始質疑趨勢追蹤策略是否好用,這個時候,有的管理人會開始降低趨勢追蹤的比重。同時,大家對趨勢跟蹤有很多問題,比如是不是越快越好?是不是應該調整頻率?對于這些問題,寬立不是完全不聽取,我們都會仔細分析這些質疑和問題,而后我們會以科學研究地態度來求證趨勢策略到底應該怎樣。如果沒有很強的證據支持的話,寬立寧愿頂住壓力也不會亂動策略,我們會保持風格統一。這也是為什么在這么多年的質疑聲里,我們始終保持風格統一,現在寬立旗艦產品配有80%的趨勢追蹤策略,這個比例始終沒有變過,頻率快慢也比較一致,能保持下來其實挺不容易的。與此同時,我們也用發展性的思維去積極接收新的策略和技術,去做到新老策略的平衡。
另外,我想特別提的一點是,保持“無市場偏見”的投研態度其實非常重要,尤其對于量化策略來說。因為量化策略里,我們做的所有策略都是基于歷史數據。一不小心,你就很有可能會從歷史數據中學到:只要做多股票或做多債券,就能有很好的回報。而在開發量化策略的整個過程中,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主動去剔除市場偏見。在過去十幾年里,完全隔離“市場偏見”有的時候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大麻煩,比如階段性的業績表現不如其他CTA管理人。但我們會去分析產品為什么表現不好,如果歸因后發現是因為市場偏見的原因,那我們寧愿承受一些業績壓力,不要這種偏見。
我們始終秉承的理念是:未來是不可預測的。比如2021之前的十多年里,你可能只要做多債券就能得到很好的收益率,但這是在利率降低的大環境形成的一種偏見,而你并不知道這種低利率環境什么時候會扭轉。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在2022年初的時候才能夠很快的轉向,去做空債券或做多利率,因為我們并沒有一個歷史偏見需要去克服,這其實是寬立與其他CTA管理人相比一個很大的差異。
短期控好回撤,長期做好迭代
好買香港:期貨市場波動較大,而且期貨交易具有杠桿屬性,寬立是如何控制波動與回撤的呢?
Max Xu:寬立會跟蹤每個持倉品種的波動率,倉位上通常會和它的波動率成反比。波動率越高,我們的倉位就越低,這樣可以保證我們在各品種上有一個比較全面的風險掌控。
舉個例子,比如2023年3月份的時候,硅谷銀行危機期間,債券的波動率在很短時間內就跳到非常高的水平,所以我們的倉位會降得很快,并且我們對波動率的控制和同行相比是非常及時快速的,我們會用日內數據來調整倉位。基本上,當天開始有情況的時候,我們的日內波動率就已經有變化了,我們就開始調整倉位,所以最開始前兩三天的倉位調整,是波動率造成的。再就是,我們策略中有一定比例是頻率較快的短周期策略,在反轉的一個星期內,我們快頻率的策略就會對債券板塊從完全做空到完全做多,對我們敞口降低有很大貢獻。再加上其他非趨勢類策略的幫助,我們很快就達成了這種調整。
好買香港:您覺得未來CTA策略研發面臨的最大困難或挑戰是什么?
Max Xu:挑戰是一直存在的,對于后續研發,我們覺得最大的挑戰可能是未知性,其實這一直以來都是量化策略面臨的一個極大挑戰。量化策略是基于歷史數據進行挖掘,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果以前沒有發生過的事未來發生了,這種局限性就會帶來問題。而我們能夠做的,首先要認可未來的不可知性和歷史數據的局限性,進一步,在研發上要更細致,不能只是對比參數,選一個夏普比最好的這么簡單。我們要理解策略的前因后果、局限性、不同場景的風險,避免過度擬合,主動剔除市場偏見,以上都是需要謹慎權衡的,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對于機器學習這些新技術,我們非常樂意接受和運用。但是在用的時候,我們肯定需要深刻理解它,并且能主動進行優化,并不是拿來就能用。所以我覺得這些對于量化策略來講都是挑戰,而且是一直以來都存在的挑戰。另一方面,我也相信,寬立憑借它的公司文化和研究理念,也一定能夠很好地應對這些挑戰。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決策須謹慎。文中觀點不代表平臺投資意見,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未經好買香港授權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引用本文內容和觀點,包括不得制作鏡像及提供指向鏈接,好買香港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