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到底啥時候降息?”“6月降還是9月降?”“這次會降多少基點?”
自從去年底,美聯儲首次釋放降息信號開始,這樣的聲音就在市場上不斷發酵。
如今,5%以上的聯邦基金利率已經持續了一年多,降息路徑也仿佛成為了“薛定諤的貓”,令人捉摸不透。但眼下,至少我們終于站在了降息的門口。
如果不出意外,美聯儲將會在明天凌晨公布降息的重大消息。但是,就算真出點兒什么意外,降息也是遲早會落地的。這次,我們不妨換一個視角,來聊聊降息這件事的影響邏輯。
以下,我們通過6張圖表,梳理歷次降息之后各類資產的表現和原因,從中找到當下做好全球投資的錨點。核心內容如下:
1、歷史上降息的兩種路徑;
2、不同降息周期下美債/美股的漲跌表現;
3、總結和啟示
降息的兩種路徑:
預防式降息和衰退式降息
回顧1980年以來,美聯儲共經歷了七輪較為明顯的降息周期,大致可以分為兩類:預防式降息(Pre-emptive Rate Cut)和衰退式降息(也稱紓困式降息,Remedial Rate Cut)。
一句話總結兩者區別:預防式降息更像是未雨綢繆,衰退式降息往往發生在危機關頭。
簡單來說,預防式降息是在經濟尚未出現明顯衰退時采取的降息措施,目的是在衰退發生之前預先阻止經濟放緩,避免潛在的經濟風險。
衰退式降息則是經濟已經出現衰退信號或危機時采取的降息措施,例如我們熟知的互聯網泡沫、次貸危機、新冠疫情這些重大歷史事件,一旦對市場造成沖擊,美聯儲往往會通過緊急降息的方式來“救市”。
降息后的美債
高票息的幸福,歷史性的機遇
無論是以上哪種方式的降息,都會對一類資產形成直接利好——美元債券。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也反復提示過降息之后美債的投資機遇。(詳見30年,每年賺4.3%的機會?)
背后的道理很簡單。一是降息前美國利率處于歷史高位,可提前鎖定較高的票息;二是降息之后,美債收益率往往趨于下行,債券價格上漲,能夠帶來豐厚的資本利得。
債券一般分為利率債和信用債,利率債大多以國債為主,信用債又分為投資級債和高收益債。以下圖表展示了1980年以來的七輪降息周期內,美國信用債市場的表現。
在預防式降息的情景下,美國信用債市場普遍會上漲。一般來說降息幅度越大,美債收益率下行的幅度越大,美債市場的表現也會越好。
而衰退式降息的情景下,美債市場則漲跌不一。具體來看,上漲的兩輪區間漲幅也相當可觀,而除了2007年次貸危機期間高收益債跌幅較大之外,其他的下跌區間僅為5%以內的微跌。
如果將時間拉長到降息開啟后的24個月,則會發現最近的3次降息(均為衰退式降息)中,各類債券指數基本實現了較為顯著的上漲。
總結來看,無論是歷史上哪種形式的降息,美債的投資勝率都是相對較高的。但想要利用好這類資產,也需要我們在機會與風險之間做好權衡:
1、近期美債交易趨于擁擠,最新10年期美債收益率已下跌至3.65%附近,隱含了一定的降息預期。短期來看,美債市場仍可能階段性波動,但長期有較大的收益空間。
2、看具體的債券品種,如果不希望承受太大的波動,整體上利率債(美國國債)優于信用債,中短久期債券優于長久期債券。信用債中,投資級債的機會更為明顯。
3、想投好美債,也不是無腦買入就可以賺錢。利率、匯率和信用這些因素都可能對投資收益形成擾動,需要對波動來源有清晰的認知。
降息后的美股
預防式降息時上漲概率高
除了炙手可熱的美債,眼下盼著美聯儲降息的,還有近期持續震蕩的美股。
降息落地,對美股的利好也是顯而易見的——流動性充裕了,融資成本下降了,企業盈利預期提升了,股市自然容易上漲。
下圖展示了不同降息周期中美股的漲跌幅表現,可以看到預防式降息周期下美股普遍上漲,漲幅有所分化,衰退式降息周期下,美股下跌的概率則高達3/4。
再看以上七輪周期中美股的整體表現,其中有四輪是標普500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同步上漲,其余三輪則是同步下跌的情形。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說降息是向股市釋放流動性,理論上應該是利好,為何在有些周期下股市反而會下跌呢?
這是經濟周期的差異導致的結果。當經濟較快增長時,企業盈利強勁,降息后流動性環境改善,美股則顯著上漲。反之,當經濟陷入衰退周期,企業風險溢價大幅上升,即使流動性環境改善,短期也難以扭轉美股的下跌趨勢。
那么降息之后,美股究竟還能不能投呢?可重點關注以下兩點:
1、目前美國經濟雖增速放緩,但尚未看到明顯的風險事件或衰退信號,出現系統性風險的概率不高。
2、短期而言,AI科技股業績和美國大選等因素可能對美股形成擾動。但只要降息的大方向沒有改變,只要經濟基本面與企業盈利的支撐沒有逆轉,美股向上的趨勢難言終結。
把握降息周期的方向
尋找高性價比的資產
當然,除了美股和美債,受降息直接影響的資產還有很多,例如美元、黃金等等。關于各類資產的歷史表現,我們也總結了一張圖表:
至于前兩年大火的美元版“余額寶”——美元貨基,通常在降息初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但后續如果降息節奏加快,收益率則可能逐漸下滑。畢竟高利率時代結束后,“薅羊毛”也就沒那么容易了。
講了這么多,也只是從歷史數據中汲取一些可借鑒的經驗。但站在任何時點,我們對任何國家、任何資產的判斷,都不可能持續和絕對的正確。
與其糾結于單一資產的漲跌,不如從長期的、配置的視角出發,選擇順應周期方向的高性價比資產,加強組合韌性,抵御市場可能出現的風浪。
最后,每類資產一句話——
美債:抓緊布局,淡化波動。
美股:短期震蕩,長期向好。
美元貨基:降息落地,可做切換。
黃金:持續上漲,或有空間。
風險提示:
投資有風險?;鸬倪^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相關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詳閱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產品風險收益特征,根據自身資產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審慎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
重要提醒:
本文版權為好買財富所有,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和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