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獎是中國基金界的“奧斯卡”,如果有一位投資者,每次在金牛基金評獎結果出來后買入,結果會如何呢?
金牛基金指數無明顯超額收益?
中證編制過金牛指數,一個是股票型基金的,一個是混合型基金的,分別叫中證金牛股票型基金指數、中證金牛混合型基金指數,由于主動股票型基金越來越少(大都轉為混合基金了),這里以中證金牛混合型基金指數來做分析。
如果把這個指數與WIND編制的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作比較,會發現前者并沒有顯著的超額收益。前者收益反而略少,但回撤也小,后者收益高一點,但回撤也大。這可能是樣本不均衡引起的,但總的來說,兩者相關度較高,沒有顯著區別。
數據來源:Wind
原因是什么?
中證金牛指數是如何編制的呢?
是由近五年獲得金牛稱號的基金進行平均(2013年第十一屆起,就只評三年、五年期金牛),如下:
為什么金牛基金指數沒有超額收益呢?
筆者覺得有這樣幾個原因:
其一,買的時候業績太好。
評獎總體來說是對過去一段時間(三年、五年)業績的總結。和過往的業績息息相關。縱然考慮到各種因素,也斷不會把業績差的基金選進去。當選出來的時候,基金的業績也位于高點,而權益類基金的業績延續性是很差的。
以2019年選出的31只混合型金牛基金為例(去掉多空的海富通阿爾法、以及隨后改名的易方達中小盤),以納入混合金牛指數的2019年5月1日為分界點,前三年基金的業績在同類中的排名中位數為前10%,但是過了1年、2年,至到第5年,業績總體回歸平均,絕大部分位于中間兩個1/4分位里面,見下圖:
數據來源:Wind
基金業績具有自我回歸的傾向,這背后,其實是市場的均值回歸在起作用。
均值回歸好似段譽的六脈神劍,你不知道它啥時靈,但總會有靈的時候。基本上,想利用均值回歸,也很難。
其二、基金經理不穩定。
在這31只基金中,5年中有17只基金都曾發生過基金經理變動,占比高達近6成。統計現在5000多只基金的基金經理,任職天數的中位數為1046天,3年多一點。
主動基金的投資范圍一般都比較大,基金經理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大,確確實實是“買基金即買基金經理”。換人之后所偏好的股票,可以從消費轉到周期,完全成了不一樣的一個基金了。
在所統計的16屆金牛里面,有一些當年就換了基金經理,有的5年間有4次基金經理變動。
筆者認為,以上兩點是主要原因,同時,還有一些其它原因,比如基金經理名氣大了之后,管理規模的上升,職務上的提升以至于分走了精力,等等。
如何正確買“金牛”?
最后,說說金牛基金的好處。
金牛基金縮小了池子,但業績仍然達到了偏股型基金的平均,也即是它先做了一個抽樣復制,再在里面進行選擇,工作量大大減輕了。
金牛基金相當做了一個定量和定性的初步篩選,投資者在這個基礎上通過視頻、會議或線下約談或能進一步鎖定目標,提高業績。
風險提示:
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相關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詳閱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產品風險收益特征,根據自身資產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審慎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
重要提醒:
本文版權為新方程所有,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和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