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足以影響海外金融市場的兩大事件,或許就是美聯儲降息和美國大選。降息路徑的預期變化,導致了市場在“降息交易”和“衰退交易”之間反復,而選情的不確定性,又讓華爾街在“特朗普交易”和“哈里斯交易”之間博弈。
自特朗普和拜登首輪電視辯論后,美國大選的局勢風云再起。特朗普槍擊事件后不久,拜登退選,哈里斯被推向前臺。彼時特朗普表態,哈里斯比拜登更容易擊敗。而一個多月后,哈里斯在民調中實現逆風翻盤,反超了特朗普。
9月10日,哈里斯和特朗普即將迎來第二次總統辯論,這也是他們之間的首次正面交鋒,這場辯論很可能對選民的支持率產生重要影響。那么哈里斯能否取勝,她為何能夠在民調中領先?大選風波未定,后續將如何影響各類資產表現?
哈里斯贏面有多大?
首先對美國的選舉制度做一個小科普。美國采用的是選舉人團制度,簡單來說,就是每個州都有一定數量的選舉人,他們會根據本州選民的投票結果,對總統候選人進行投票。
按照慣例,哪位候選人獲得了一州的最多數“選民票”,那么這位候選人就可以獲得該州所有的“選舉人票”,即所謂的“贏家通吃”規則。而那些選民對黨派沒有明顯偏好的州,被稱之為“搖擺州”,一直以來都是總統候選人的必爭之地。
目前兩位候選人的支持率如何呢?從全國范圍看,根據RCP民調結果,9月以來哈里斯上升勢頭減弱,截至6日特朗普暫時領先,但差距十分微小。從搖擺州來看,截至9月2日,哈里斯在7個搖擺州中的3個民調支持率領先,1個持平特朗普,3個落后于特朗普。
哈里斯確認參加競選后,其支持率能夠在短期內快速提升可能有三個原因:1.哈里斯較特朗普和拜登更年輕,得到了許多“雙重不滿者”(既不想選特朗普,也不想選拜登)的選民關注。2.哈里斯的人設激發了少數族裔、女性、年輕選民的熱情。3.哈里斯展現了突出的籌款能力,贏得了民主黨內各方力量的支持。
從后續選情看,雙方誰能取勝依舊取決于能拿下多少搖擺州。當前整體格局或對特朗普更有利,尤其是在美國民眾更關心的經濟和移民問題上,特朗普優勢更顯著。但哈里斯政策調整步伐較快,吸引了中間選民的支持,特朗普現有優勢已經開始縮小。
雙方政策主張有何不同?
通常來說,共和黨政治立場較保守,傾向自由經濟。而民主黨則主張擴大政府干預,支持社會公正平等。
就當前兩位候選人而言,在對內政策方面,特朗普主張減稅、支持傳統能源,哈里斯主張加稅、支持新能源產業。在對外政策方面,二者分歧較為明顯,尤其體現在移民(管控vs包容)和對外貿易(保護vs開放)上。
無論是哈里斯還是特朗普當選,美國財政政策均可能維持擴張態勢。而哈里斯相較特朗普,對外貿易更開放,移民政策更包容,或能代表相對更低的國內通脹。此外,關于美聯儲的政策走向,特朗普表示總統應對美聯儲政策有發言權,哈里斯則表態不會干預美聯儲決定,不同選舉結果或也將對美聯儲政策產生額外擾動。
大選如何影響各類資產?
從雙方目前的主張來看,若哈里斯當選,其增加社會福利的相關政策將會推高政府支出,如果財政繼續加碼,那么貨幣政策則可能被迫維持緊縮,以對抗財政擴張帶來的通脹壓力。這可能導致利率在高位停留較久,市場對于政府債務的擔憂也可能加大債券市場波動。但哈里斯對加征關稅的傾向明顯低于特朗普,這或將降低全球貿易摩擦的可能性,避免美國通脹面臨更大的風險,對全球經濟的負面沖擊也會較低。
與此相對的,若特朗普當選,其加征關稅和移民收緊政策都可能會導致通脹回升,從而給美債收益率帶來更多上行壓力。但特朗普主張大規模減稅,或將提振企業盈利,疊加其可能會施壓美聯儲實行更鴿派的決策,綜合來看將給美股帶來利好。此外,本次特朗普提出“弱美元”政策,通過推動美元弱勢來提升美國出口,可能會影響美元走勢。
風險提示:投資于國際證券市場,除了需要承擔與國內證券類似的市場波動風險等一般投資風險之外,還面臨匯率風險等國際證券市場投資所面臨的特別投資風險,也需要投資者注意。
好買香港提醒:本文版權為好買香港所有,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和發表。如有轉載需求,請在文章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