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通脹回落,就業市場降溫,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待轉向。
近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杰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發聲表示:“政策調整的時機已經到來”,基本鎖定9月開啟降息。這將是2023年7月美聯儲停止加息一年后,首次開始降息。
作為全球資產的定價錨,美聯儲政策利率的轉向將對全球資本流動與大類資產表現產生重大影響。本文中,我們就來探討下此輪降息周期的特點,以及可能產生的影響。
降息板上釘釘路徑仍存不確定性
雖然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本月開始降息,但對于首次降息幅度仍存分歧。截至9月2日,看CME利率期貨隱含的降息概率,9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約為75%,降息50個基點的概率約為25%。
由上表可以看出,降息周期的開啟雖已板上釘釘,但降息的步伐仍存在不確定性。未來降息路徑有三種可能:
路徑一:美國經濟“軟著陸”,就業市場未顯著惡化,美聯儲小步伐防御式降息。
目前來看,這種情形可能性最高。在這種情況下,美聯儲可能今年降息2-3次,2025年再降息3-4次,每次均降息25個基點,逐步將利率調降至中性水平。
路徑二:美國經濟“硬著陸”,就業形勢明顯惡化,經濟存在較大衰退風險,美聯儲可能更快速更大幅的降息。
這種情形已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全球股債匯商等各類資產正圍繞美國經濟“硬著陸”的概率激烈博弈。8月初美國非農數據爆冷一度造成全球股市跳水。近期隨著更多數據強化了“軟著陸”預期,經濟隱憂逐漸消退。
路徑三:美國經濟“不著陸”,就業市場繼續升溫,通脹回升,中斷美聯儲降息進程。
這是理論上存在的可能,只是目前尚未看到明顯信號,是潛在風險之一。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眼下的核心矛盾并非美聯儲是否降息,而是具體的降息路徑,會是漸進防御式的,還是快速應激式的,或是一波三折甚至有所反轉。
當前看,美國經濟“軟著陸”,美聯儲漸進降息的概率最高,而后續美國就業、通脹、經濟趨勢的變化或對降息路徑產生影響,需要我們時刻關注。
大概率漸進式降息美股、美債的機會值得關注
美聯儲降息周期開啟后,對各類資產有何影響呢?以國內投資者接觸較多的美股、美債和人民幣資產為例。
首先看概率最高的,美國經濟“軟著陸”,美聯儲漸進式降息的情形,該情形對美股和美債最為友好。因為企業盈利與風險偏好均能保持平穩,而利率水平走低,美股美債或同步走牛。短期美股市場可能有局部冷熱交替的風格切換,美債因為已對降息有所搶跑而短期波動。但在經濟“軟著陸”與利率逐步下臺階的環境下,美股和美債或趨勢性走強。
美聯儲漸進式降息的情形下,降息之初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可能跳漲,這是美國貨幣政策周期反轉后市場的快速定價。而后人民幣兌美元的走勢將回歸兩國基本面強弱關系。
對于人民幣資產而言,美聯儲開啟漸進式降息后,國內政策空間會逐步打開,股債市場將迎來更多積極變化,但中期趨勢仍由國內經濟基本面主導。
其次,若美國經濟“硬著陸”,美聯儲應激式降息。眼下這種情形概率不高,但若出現,則可能出現美股走弱,美債分化的情況。盈利惡化與風險偏好降低將使美股承壓,美債方面投資級債或強于高收益債。
美國經濟“硬著陸”的情形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或趨勢性走強。海外資本風險偏好下降,A股市場或受影響波動加大,而債市將受益于利率下行空間的進一步開放。
最后,是概率最低的美國經濟“不著陸”,美聯儲利率政策反復的情形。美股或更加受益于持續強勢的基本面,但高利率環境下的盈利分化將引起美股風格分化,而降息預期的扭轉將導致美債出現巨大波動。
這種情形下,人民幣兌美元或再次走弱,政策掣肘與資本外流則讓國內股債承壓。
以下,我們用一張圖簡要匯總下不同降息路徑對各類資產的影響。
目前來看,美國經濟“軟著陸”,漸進式降息的概率最高,相應的,美股與美債的配置機會值得關注。
與此同時,其他兩種情形的風險也不容忽視,后續我們還需基于增量信息,合理應對。
風險提示:投資于國際證券市場,除了需要承擔與國內證券類似的市場波動風險等一般投資風險之外,還面臨匯率風險等國際證券市場投資所面臨的特別投資風險,也需要投資者注意。
好買香港提醒:本文版權為好買香港所有,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和發表。如有轉載需求,請在文章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