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以來,人民幣匯率猶如脫韁野馬,展現出明顯的升值趨勢。從近期最高點開始計算,截至8月26日已升值超2%,是近1年比較快速的連續升值。
上周鮑威爾在杰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為降息又燒了一把火,美元指數再創近期新低。離岸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應聲而起,再次逼近7.12關口。
一句話:人民幣又升值了!
數據來源:wind,2024.01.30-2024.8.27
可是就算理解了匯率基礎概念、漲跌影響因素,仍有很多投資細節問題不清晰,如人民幣升值后,QDII基金的漲幅都哪去了?保險起見,要不要選擇鎖匯的產品?人民幣后續還有升值空間嗎?
為解答大家投資實踐中的相關問題,我們開設問答專欄,以QA的形式,對上述問題進行探討。
問題一:人民幣升值,對基金投資有何影響?
很多投資者可能會疑惑,為什么花費如此大的篇幅,反復探討匯率變動對基金投資收益的影響。如圖所見,7月3日,如果拿著1萬美元兌換人民幣,能換73115元人民幣。而8 月 5 日,人民幣匯率突破了 7.08 這個關口,拿著1萬美元只能兌換到70836元人民幣,差值超2000元人民幣。
數據來源:wind,2024.01.30-2024.8.27
對應到QDII基金投資環節:國內投資者用人民幣申購QDII基金,由基金公司換成外幣,再去買股票或者債券,等到贖回時候再把外幣兌換成人民幣。那么,在本輪人民幣升值過程中,由于QDII基金在計算凈值時,人民幣升值導致1外幣能兌換到的人民幣變少了,因而對QDII基金凈值也會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
情況一:人民幣貶值,QDII基金持有的海外資產在換算回人民幣(變多)時,凈值會增加,從而對基金凈值產生積極影響。
情況二:人民幣升值,QDII基金持有的海外資產在換算回人民幣(變少)時,凈值減少,影響投資收益。
在降息的背景下,人民幣兌美元通常升值的可能性較高,投資者通過QDII、QDLP、互認基金等方式配置美元債,在不鎖匯的情況下,將面臨人民幣升值帶來的產品凈值波動,這也引出了本文的第二個問題。
問題二:保險起見,要不要選擇鎖匯的產品?
隨著人民幣匯率短期內快速升值,不少持有QDII、QDLP、互認基金等跨境債券產品的投資者,無疑經歷了煎熬的兩周。此次調整中,除了部分久期相對較長的產品受影響較小,做了鎖匯操作(匯率對沖)的基金也有不少獲得了正收益。
圖表:香港互認基金人民幣份額(債券型)業績表現(%)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整理;數據時間:截至2024/08/09,回調區間2024/07/24至2024/08/05
鎖匯,是指借助遠期匯率合約,能夠較好地規避人民幣匯率升值帶來的風險,但同時也將放棄人民幣貶值帶來的額外收益。對于大多數投資者來說:鎖匯,當前成本過高;不鎖匯,則將暴露匯率風險。到底要不要選擇鎖匯的基金份額?
單純從收益計算的角度,(詳細推導過程見:買美債,鎖還是不鎖,這是個問題 | 新方程投資手記)如果匯率升至6.9左右,那么鎖匯和不鎖匯的預期收益差異其實并不大,當匯率顯著高于6.9時,鎖匯后的預期收益才相對好于不鎖匯。在未來美聯儲降息的背景下,收益率下行帶來的資本利得也將與匯率波動形成一定的對沖,從而抵消人民幣升值帶來的不利影響。
問題三:
人民幣“狂飆”的原因是什么?
還有升值空間嗎?
在我們的認知中,國內處于降息周期,貨幣寬松理論上會對匯率產生下行壓力,和匯率大漲似乎是有些矛盾的事情。那么反彈的背后,必然存在多方面的復雜因素,本文解析兩個主要的因素:
①最大原因:美國降息預期提升,美元走弱
美國7月宏觀經濟數據低于預期,引發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產生擔憂,美元因此大幅跳水。另外,美聯儲降息預期逐步強化。鮑威爾在杰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明確指出“是時候調整政策了”,意味著9月降息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降息預期導致美元指數大跌,人民幣匯率則因此而上漲。
②次要原因:日元走強,外匯市場上的套利空間變化
7月底日本央行宣布加息,同時宣布計劃在2026年第一季度之前將其政府債券購買量減半,引發日本國債利率飆升,日元快速升值,帶來聯動效應。日元和人民幣情況相似,都與美元存在較大利差,因此日元升值會提振人民幣匯率。
展望后續,從當前中美兩國的經濟基本面來看,國內經濟修復仍面臨不少的挑戰,而美國雖然通脹下滑、美聯儲降息臨近,但出現重大衰退風險的概率較低。在當前中美兩國經濟情況下,人民幣升值空間預計比較有限。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決策須謹慎。文中觀點不代表平臺投資意見,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未經好買財富授權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引用本文內容和觀點,包括不得制作鏡像及提供指向鏈接,好買財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