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超級風暴”席卷了全球金融市場,幾乎讓大部分的主要市場都陷入了劇烈波動。截至8月8日收盤,日經指數的反彈已基本收復跌幅,而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也出現了短期企穩反彈的跡象。
相較于美股,降息對美元、美債的影響則更為確定,兩者的配置價值和吸引力也越發凸顯,那么,如何看待當前美元美債的投資機會?投資者究竟該怎么配?是機會還是陷阱?以下我們來具體探討這些問題。
美國歷次降息大盤點:預防式降息為主,紓困式降息為輔
7月底的議息會議上,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5.25%至5.5%之間不變。這是美聯儲自去年9月以來連續第8次維持利率不變,符合市場預期。回顧美國歷次降息時點,據統計,在過去的幾輪貨幣政策周期中,美聯儲主要以預防式降息為主。
具體來看:
1、美聯儲分別在1984年9月、1989年6月、1995年7月和2019年8月進行了預防式首輪降息,降息的主要背景是通脹比較穩定,失業率也處于階段性低位,但存在潛在的經濟衰退風險。
2、美聯儲在2001年1月和2007年9月進行了紓困式降息,盡管當時經濟尚未陷入衰退,但美國金融風險已充分暴露,經濟衰退風險也迫在眉睫,故而可以認為美聯儲采取的策略屬于紓困式降息。
3、從降息結果來看,盡管美聯儲在1989年6月和2019年8月進行了首輪降息,但美國經濟在不久之后仍陷入了衰退。
綜合來看,無論美聯儲是預防式降息還是紓困式降息,通常皆會帶動美債長期利率下行。數據顯示,美聯儲在1984年9月(軟著陸)、1995年7月(軟著陸) 、2001年1月(硬著陸)和2007年9月(硬著陸)的四輪首次降息后的六個月內,美債長期利率皆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行。本輪全球央行降息周期在降息寬度、長度、幅度和路徑上均有特殊性,或與1984、2019年更接近。
回顧海外債券指數漲跌表現:美債收益率水平處于高位
在債券指數方面,今年以來在美國經濟基本面與降息預期處于此消彼長的“動態平衡“的背景下,呈現一定的波動,7月降溫預期升溫,也導致了近期美債收益率出現較大幅度回落。
具體來看,今年以來截至2024年7月31日,大部分海外債券指數均錄得正收益,其中美國綜合債指數漲幅1.06%,投資級債指數上漲1.32%,高收益債指數上漲4.36%。此外,新興市場以及歐洲市場債券也均錄得不錯的表現。
配置建議:美元貨基收益較為穩定短久期美債確定性較高
①美元貨幣:在美聯儲正式實施降息之前,基準利率仍將維持高位,貨幣市場基金配置價值依然較高,預計當前美元貨基仍是收益較為穩定且具較高投資性價比的品種。
②美利率債:基于美國經濟走弱,通脹下行可期,降息預期明確,中期來看美債勝率不低。當前配置短債確定性仍較高,降息交易升溫時可擇機增加久期,進而捕捉中線債券價格的反彈機會。
③美信用債:當前美元信用債到期收益率處于歷史較高水平,但利差處于較窄區間,當前中、短久期投資級債品種確定性較高,降息預期進一步明確下可適當增配長久期品種;歐美信用風險總體可控,可適當參與配置相對優質的高收益債資產,但需注意企業基本面變化以及信用利差走闊的風險。
(本文章轉載自好買香港公眾號)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決策須謹慎。文中觀點不代表平臺投資意見,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未經好買財富授權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引用本文內容和觀點,包括不得制作鏡像及提供指向鏈接,好買財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