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這樣一家中央銀行,它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全球市場的神經。
它的每一次議息會議結果,全球投資者都會屏息以待,從中尋找利率政策走向的蛛絲馬跡。
成立于1913年的美聯儲,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見證了美國的金融變革之路。尤其是在宏觀市場加劇動蕩的這些年,美聯儲的政策動向被全球各國拿起放大鏡來觀察,并當做指引資產配置的風向標。
今年以來,美聯儲降息的進程一再延遲,全球資產的配置邏輯也發生了很多變數。如果我們想要明晰未來一段時間全球投資的方向,了解美聯儲政策決策的過程是至關重要的。今天我們就從三個問題入手,帶大家揭開美聯儲的神秘面紗。
美聯儲內部結構是怎樣的?
美聯儲的全稱是美國聯邦儲備系統(Federal Reserve System),是美國的中央銀行,同時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金融機構。
在1913年之前,美國經歷了多次銀行倒閉潮,尤其是1907年的“黑色星期五”大恐慌,這使得人們認識到需要一個中央銀行來穩定金融體系。為了應對這些挑戰,美國國會于1913年12月23日通過了《聯邦儲備法案》(Federal Reserve Act),正式成立了美聯儲。
從以上這張圖中,我們可以初步了解美聯儲的組織架構。包括位于華盛頓特區的聯邦儲備理事會、12家地區性的聯邦儲備銀行、以及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每個聯邦儲備區在指定的中心城市設立一個聯邦儲備銀行,共同行使中央銀行的職能,具體如下:
而美聯儲最核心的部門,是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簡稱FOMC),由12名成員組成。理事會的7名成員由總統提名并經參議院確認。完整任期為十四年。其他5個席位由地方聯儲主席輪值,其中紐約聯儲行長是FOMC的永久成員,其他4位行長輪流選出。
這12個人的力量可不容小覷,他們每年會聚在一起開8次會(也就是我們經常在新聞里看到的議息會議),商討決定美國下個階段的貨幣政策方向。他們是美聯儲的核心和靈魂,并且對全球金融市場影響深遠。
美聯儲做決策的關鍵人物都有誰?
在全球市場中,FOMC每位成員的表態都是最為關心的指標,尤其是鮑威爾在每次美聯儲議息會議的發言,基本上預示了美聯儲接下來的政策動向。每次會議之后發布的紀要,也會被市場人士拿來反復研究。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這12個人究竟有什么“來歷”:
以下這張圖里是現任的12位FOMC成員,包括美聯儲主席杰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美聯儲副主席菲利普·杰斐遜(Philip Jefferson)、美聯儲監管副主席邁克爾·巴爾(Michael S. Barr),以及其他的4位委員和5位地方聯儲行長。
這12個人的立場和態度,主導著美聯儲政策變化的方向,也是美聯儲各種決策的漩渦中心。在美聯儲的決策層中,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鷹派與鴿派。委員們的立場并非一成不變,而是會隨著美國經濟狀況及個人理解的演變而調整。
鷹派:傾向于激進手段,他們關注控制通貨膨脹,并希望盡快收緊寬松政策并加息。
鴿派:傾向于溫和政策,他們更看重刺激就業,并希望維持長期的寬松貨幣政策,主張不加息或延遲加息。
中間派:在公開言論中選擇不站隊,但一旦發表言論,將給市場帶來更強烈的信號。
在美聯儲現任的這些核心票委中,比較重要的人物有三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副主席杰斐遜和沃勒。鮑威爾在公開場合的發言整體是偏鷹的,因為他擔負著對抗通脹的重任,不敢隨意打開貨幣政策的閘口。
沃勒的態度整體也是相似的。而身為副主席的杰斐遜是偏向鴿派的,主張更為寬松的貨幣政策,也是為了和鮑威爾偏鷹的表態形成制衡。
整體來看,在通脹沒有完全降溫的背景下,美聯儲內部中性偏鷹的話語權更高,鮑威爾和沃勒為代表的鷹派觀點占據主流。今年美聯儲關于降息的表態不斷反復和推后,也是受到內部鷹派立場的影響。
美聯儲的政策目標是什么?
最后我們再來看看,美聯儲建立了一套如此復雜的運作體系,究竟是為了實現哪些政策目標呢?
和全球大部分的央行一樣,美聯儲最核心的政策目標有兩個:一是穩定物價(Price Stability),二是最大就業(Maximum Employment)。
穩定物價就是要把通脹水平穩定在低位,目的是保持貨幣的購買力,避免錢越來越不值錢。美聯儲主要通過加息、縮減量化寬松(QE Taper)等方式壓通脹。例如2020年疫情大放水之后,美國通脹水平飆升,美聯儲就開啟了史無前例的加息來抑制通脹。
最大就業就是確保盡可能多的人能夠找到工作,并且保持就業市場的穩定。這意味著美聯儲需要采取措施來支持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機會,比如降息、量化寬松(QE)等。
但是從歷史上來看,這兩個目標經常是會相互沖突的。例如在高通脹期間,美聯儲會優先考慮通過加息抑制通脹,但是加息可能會導致經濟下行,就業率下降,這時如果想刺激就業就又需要寬松的貨幣政策。所以美聯儲在不同時期,需要在這兩個目標之間做出權衡。
以上,通過今天的介紹,相信大家都對美聯儲的內部機構和運作機制有了基本了解。后續的文章中,我們會繼續給大家講講影響美聯儲利率決策的因素,以及降息對各類資產的影響,敬請關注。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決策須謹慎。文中觀點不代表平臺投資意見,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未經好買財富授權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引用本文內容和觀點,包括不得制作鏡像及提供指向鏈接,好買財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