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alpha策略處于相對平穩的運作階段,超額環境整體偏中性。雖然beta大幅下跌,中小盤風格明顯弱于大盤風格,對于分散選股的量化策略來說,獲取超額難度增加,但目前市場整體相對平穩,波動率處于低位,市場風格明顯,超額有所回升。策略目前仍處于持續修復的階段,量化策略有望在市場環境的逐步穩定和自身策略的不斷優化中獲得更穩定的表現。綜合來看,當前依然看好量化策略未來的超額表現,在平穩市場行情下的超額依然可期。
基礎市場回顧1.市場持續走弱,指數均有較大跌幅
▼A股主要指數走勢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數據區間:2024.05.31-2024.06.28
▼指數區間漲跌幅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數據區間:2023.12.29-2024.06.28
6月,A股市場整體呈現震蕩下行的態勢,市場比較疲軟。分指數看,上證50和滬深300跌幅相對較小,分別下跌2.73%和3.30%;中證500、中證1000、中證2000跌幅較大,分別下跌6.89%、8.58%、9.15%。整體來看大盤相對較好,中小盤跌幅較大。
2.呈現漲少跌多格局,電子與通信領漲
▼行業漲跌幅及成交占比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數據區間:2024.05.31-2024.06.28
6月,分行業看,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僅有3個行業上漲,電子、通信和公共事業板塊錄得正收益,分別上漲3.19%、2.92%和0.73%,與科技創新、產業升級以及政策扶持等因素有關。房地產、社會服務、商貿零售下跌幅度較大,6月跌幅均在12%以上,與宏觀經濟環境、政策調控、行業競爭加劇以及市場需求疲軟等因素有關。
3.寬基指數估值分位延續回落
▼指數估值分位走勢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數據區間:2020.12.31-2024.06.28
6月,各個寬基指數的估值均延續了回落趨勢,上證50的估值下跌幅度最小,仍處于過去10年的60%分位以上;滬深300、中證500和中證1000的估值分位下跌幅度較大,截至6月末,三者的估值分別處于過往10年的33%、16%和20%分位。
4.中證500仍處較高配置性價比區間
▼中證500股債收益差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數據區間:2011.01.28-2024.06.28
6月末,以中證500指數計算的股債收益差已低于-2倍的標準差,結合估值分位,當前中證500指數仍處于較高配置性價比的區間。
投資環境分析
1.大市值風格強勢,動量因子單調上漲
▼風格因子收益率走勢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數據區間:2024.05.31-2024.06.28
▼風格因子漲跌幅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數據區間:2024.05.31-2024.06.28
6月,從月度收益表現來看,Barra風格因子漲跌互現。量價風格相關的動量因子經歷了短期回調后,本月走勢平穩單調上漲,單月上漲2.62%;流動性因子單月上漲分0.98%;波動率因子跌幅較大,單月平均下跌1.93%。市值因子由于大盤相對中小盤強勢,漲幅較大,單月上漲1.75%;杠桿因子和非線性市值因子跌幅較大,單月分別下跌1.07%和2.70%;基本面風格相關的盈利因子小幅上漲,而成長和估值因子表現平淡,單月分別微跌0.26%和 0.16%。
2.成交額持續縮量
▼兩市成交額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數據區間:2021.01.04-2024.06.28
市場兩市成交額在6月延續下行趨勢,日均成交從6月的8400億降至7200億左右,月末幾個交易日的交易熱度衰減明顯,回落至6500億左右。
3.中小票流動性回落,大盤占比上升
▼A股市場流動性分布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數據區間:2021.01.04-2024.06.28
1800以外的小盤股的流動性占比在6月處于震蕩走低的趨勢,從5月底的40%回落至6月末的36%。中證500和中證1000流動性占比幾乎和上月末持平,變化不大,于6月末分別為16.32%與18.48%。但滬深300指數流動性占比上升,從5月底的25%上升至6月末的29%。當前來看,雖然流動性占比有所變化,但全市場的成交結構的分布相對均衡,并未出現明顯偏離。
4.集中度小幅上升,但仍維持低位
▼流動性集中度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數據區間:2021.01.04-2024.06.28
流動性集中度指標小幅上升,相比5月集中度指標35%左右,6月單月平均流動性集中度指標上升至40%左右,但仍處于相對低位。
5.截面波動率低位震蕩
▼全市場截面波動率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數據區間:2021.01.04-2024.06.28
6月,個股間的分化度小幅上漲后繼續回落,截至6月末截面波動率仍然維持在2.35%左右,來到近三年的中低水平,但仍然略高于2023年的平均水平。截面波動率長期來看依然處于下行趨勢,對未來的alpha空間造成一定的約束。
6.動量和市值風格強勢,成交與波動回落,超額環境中性
▼Alpha策略運行環境分析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數據區間:2024.05.31-2024.06.28
alpha策略在6月份的表現整體較為穩定。動量因子小幅回調后延續上漲趨勢,單月上漲2.62%;大盤股相對中小盤強勢,市值因子單月收益為1.75%?;久嬉蜃诱w平淡,盈利因子小幅上漲,而成長和估值因子小幅下跌,單月分別微跌0.26%和 0.16%。成交方面,市場在6月的日均成交相比5月再度回落,交投情緒較弱,中小票的流動性占比也有所下降;波動率維度,個股漲跌的分化小幅上漲后繼續回落,但仍處于相對低位??傮w上超額環境偏中性。
股票量化策略近期表現
我們以好買基金研究中心覆蓋的全市場采取股票量化策略的私募基金為基礎,選取其中采取300指增、500指增、1000指增、量化選股和市場中性策略的私募產品,根據私募管理人規模進行分類業績統計,以私募管理人規模在5億以上的私募產品代表全市場策略業績表現,規模在100億以上的私募產品代表頭部管理人策略業績表現。
1.量化多頭策略
絕對收益:300指增>量化選股>500指增>1000指增。6月,受指數大幅下跌影響,量化多頭各類子策略均收得負收益。由于300指數相對500和1000跌幅較小,300指增最抗跌,單月平均下跌2.46%;500指增和1000指增單月平均分別下跌5.34%和6.95%;量化選股策略表現居中,單月平均下跌4.54%。
超額收益:1000指增>500指增>300指增。從指增超額水平看,所有指增策略均收得正超額。由于300指數相對強勢,300指增超額收益相對較低,為0.88%;500指增和1000指增的超額收益水平相近,單月平均超額收益分別為1.67%和1.77%。
▼指增策略指數絕對收益曲線(5億以上)
▼指增策略指數絕對收益曲線(100億以上)
▼指增策略指數超額收益曲線(5億以上)
▼指增策略指數超額收益曲線(100億以上)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數據區間:2022.12.30-2024.06.28
▼量化多頭細分策略全市場業績表現(5億以上)
▼量化多頭細分策略全市場業績表現(100億以上)
數據來源: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數據區間:2023.12.29-2024.06.28
▼指增策略區間超額收益(202406)
注:月度收益為本月最后一個周度凈值與上月最后一個周度凈值計算而來。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數據區間:2024.05.31-2024.06.28
2.市場中性策略
基差整體下行,IC和IM小幅擴張。6月,股指期貨基差整體下行,IC和IM貼水幅度有所加深。截至6月底,IC季月的年化基差為-6.54%,IM季月的年化基差為-10.74%,當前IC對沖成本仍保持震蕩,而IM的成本處于歷史中高位。
▼股指期貨基差走勢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數據區間:2021.01.04-2024.06.28
中性凈值小幅下跌。6月,中性產品整體凈值微跌,單月平均下跌0.33%。
▼市場中性策略指數收益表現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數據區間:2022.12.30-2024.06.28
▼中性策略區間收益
注:月度收益為本月最后一個周度凈值與上月最后一個周度凈值計算而來。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數據區間:2020.12.31-2024.06.28
股票量化策略投資建議
6月,alpha策略處于相對平穩的運作階段,超額環境整體偏中性。雖然beta大幅下跌,中小盤風格明顯弱于大盤風格,對于分散選股的量化策略來說,獲取超額難度增加,但目前市場整體相對平穩,波動率處于低位,市場風格明顯,超額有所回升。策略目前仍處于持續修復的階段,量化策略有望在市場環境的逐步穩定和自身策略的不斷優化中獲得更穩定的表現。綜合來看,當前依然看好量化策略未來的超額表現,在平穩市場行情下的超額依然可期。
雖然短期來看小市值風格上的風險得以出清,但是今年以來,市場風格的波動明顯加劇,23年小市值風格一騎絕塵的行情可能難以再現,這對于alpha管理人在風控以及獲取純Alpha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量化行業規模的穩步增長以及A股市場的逐漸有效,策略同質化程度的提升是難以避免的,未來風控以及依靠更差異化的數據與模型來獲取純粹alpha收益的能力在策略中的重要性會進一步提升。長期維度上,投資者們在看好量化策略的同時,也應當對量化產品的收益要求進行適當的調整。
市場貝塔方面,外部加息、通脹以及國內經濟復蘇的預期仍是主要的影響變量,考慮到部分宏觀經濟指標的拐點已現,市場情緒有望逐步好轉,從估值分位和股債性價比的角度,寬基指數仍處于中低估值分位,當前指增以及量化多頭類產品皆具有較高的配置價值。
對沖端,基差的波動相比2023年明顯放大,中性產品對于買入時點的要求提高,當前IC基差持續處于低位震蕩,但IM的基差貼水則依然較深,對于配置中性產品來說并非算是一個最佳時點;長期看,隨著雪球產品的存量規模的下降,衍生品端對于股指基差波動的平滑作用下降,基差的波動預計依然較大,疊加多頭端超額的沉降,市場中性產品的性價依然不高,建議投資者可以維持或降低中性產品的倉位。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決策須謹慎。文中觀點不代表平臺投資意見,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未經好買財富授權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引用本文內容和觀點,包括不得制作鏡像及提供指向鏈接,好買財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