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中國的經濟發展,基本上5-6年就會有一個小周期,如果想做一個成功的投資人,你必須去掌握周期性的變化。”
“這一輪AI大模型技術的出現,會給移動互聯網帶來一些新的應用趨勢和機會,也會帶來社會生態的全面改變。”
“經緯創投今天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投資布局,重點關注三大方向,第一是機器人,第二是設備、零部件和材料,第三是工業軟件。”
“中國的鋰電池、光伏、新能源汽車這些產業在海外具有比較強的競爭優勢,這些就是中國制造的新出路。”
以上是經緯創投董事總經理張超在好買TV“穿越迷霧·放眼全球尋找機遇系列直播”中發表的精彩觀點。
伴隨著系統性政策落地,創投行業“募投管退”全鏈條再迎重要支持,如何理解當前創投市場的新變化,怎樣把握國內硬科技領域投資機會?在好買TV穿越迷霧系列經緯創投專場直播中,張超先生深度分析了當前創投市場形勢,并解讀了國內硬科技賽道投資策略。
以下內容整理自直播實錄:
聚焦硬科技領域布局智能制造投資
簡單介紹一下經緯創投,我們從08年創立至今,始終聚焦中國的投資機會。從移動互聯網全面轉型到硬科技投資,一直和國家的政策和戰略保持同頻。
從投資階段來講,經緯創投主要是以早期和早成長投資為主,重點在布局硬科技、前沿技術等賽道。經緯自2017年開始加大對硬科技領域的投資,目前已布局超100家公司,出資合計超百億元人民幣,重點放在布局電動車、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中國優勢行業。
先來談談我們對智能制造行業發展趨勢的觀察。以宏觀視角審慎地看待當前國內的形勢,我們第一個想問的問題就是:當前國內的產業周期是什么樣?
中國的制造業目前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都說中國的制造業比較強,產業門類齊全,但究竟是不是這樣?我們去歐美調查,得出的結論是中國的產業門類確實很強,但還是有些過于“自信”,原因是我們并沒有掌握世界級的制造平臺,以及產業鏈上的定價權。但我們也能深刻地感受到,中國的鋰電池、光伏、新能源汽車這些產業在海外具有比較強的競爭優勢,這些就是中國制造的新出路。
再來看一些產業政策,去年國家提出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新”代表面對著國內外的形勢,我們今天要實現自主突破,就需要用創新的方式去突破這些重圍,來獲得更高的議價權和商業機會。這樣我們在投資的時候,雖然面臨很多不確定性,但拉長到三五年來看就很清晰。
經緯創投今天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投資布局,重點關注的是三大方向,第一是機器人,第二是設備、零部件和材料,第三是工業軟件。具體的投資邏輯有以下幾點:
1、行業維度:行業處于擴產周期,有較高且持續的資本支出預期,高成長性;
2、創始團隊維度:具備高校或產業背景的技術性人才,可建立代際差的產品技術優勢;
3、公司標的維度:技術迭代能力強、底層技術具備延展潛力;產品通過測試準備量產、具備較強的商業化增長預期。
關注周期性的變化
適應未來的前瞻性需求
好買研究員:您剛才介紹到經緯創投轉型成功的一個點,就是投資到了一些公司的節點,比如小鵬、理想這樣的造車新勢力。除了投資節點公司之外,經緯在互聯網思維或者是硬科技領域,有沒有一些其他的投資秘訣?
張超:首先,本質上是因為經緯的團隊是個融合型的團隊,我們的合伙人基本都是在08年前后就來到了經緯,所以他們完整地經歷了PC時代、移動互聯網再到硬科技的轉型,對這些周期和變化有深刻的認知。回顧中國的經濟發展,基本上5-6年就會有一個小周期,如果想做一個成功的投資人,你必須去掌握周期性的變化。
其次,經緯一直相信年輕人,團隊持續迭代,這兩年也招聘了一批具有產業背景和投資經驗的復合型投資人,來自各頭部產業龍頭和人民幣基金,能夠更好地分辨那些細分產品更具備技術門檻,更適應未來的前瞻性需求。歸根結底,就是內部多文化角度的融合和交流。
好買研究員:您剛才介紹了機器人、零部件、新材料工業化這些領域的投資機會,之前在歐美調研之后,有沒有看到這些領域的產業鏈可能跑出來的地方?國內有沒有能夠拿到國際市場上比較有競爭力的產品?
張超:我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我認為不出三年,中國的通用機器人行業很可能在國際上形成比較強勢的輸出狀態,類似今天的光伏或者鋰電池。去歐美之后你會發現,我們國內很多早期的初創公司,他們的硬件迭代能力其實比海外還要快,成本的控制能力更好,某些細節方面可能會更強。所以我認為未來兩三年,中國的通用機器人產業很可能成為新質生產力的一個重要輸出。同時,我們也提醒這些出海的企業,要走更優質產品力、友好競爭的路線,憑借更好的技術和服務獲得更高的溢價。
“新質生產力”是未來投資方向
關注AI浪潮帶來的移動互聯網機遇
好買研究員:未來三五年來看,您認為還有哪些其他的領域有投資潛力?比較好的投資方向都有哪些?
張超:最好的方向就是新質生產力列出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都代表著未來的一些前瞻性的機會。但這其中也伴隨著很多的風險,創投機構就是要在早期的階段去選擇最具耐心、產業深度和技術理解的公司,陪伴他們去發展。回看19年到22年之間科創板上市的這批企業,很多創始人都在上市的過程中實現了跨越,最重要的其實是他們在這個過程中保持了長期的堅持,保持了心無旁騖。
好買研究員:經緯創投的人民幣基金目前可能更聚焦于硬科技方面的投資,對于AI之類的新興科技領域是否有投資布局?如何看待AI領域的投資機會?
張超:我們在看到美國的Open AI發布大模型之后,就已經深刻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巨大的產業變化。這個機會是需要有新的行業和技術認知的人去做的,所以每次遇到重要的行業技術變化階段,我們都會去做進一步的新老融合。
好買研究員:您認為移動互聯網行業未來還有機會嗎?
張超:我認為這一輪AI大模型技術的出現,會給移動互聯網帶來一些新的應用趨勢和機會,也會帶來社會生態的全面改變。如果從投資角度來看移動互聯網,可以先關注國內頭部的互聯網公司的變化,可能更具有短期的投資價值。
而這輪大模型和移動互聯網的技術迭代,我認為對大公司可能相對會更友好,但對于想做To C業務的小公司可能會更艱難,但也不代表這里面沒有機會。所以從創業角度來說,我首先提倡向實體經濟靠攏,向景氣度投資的賽道看一看。
好買研究員:這兩年二級市場比較低迷,您覺得對一級市場的表現有影響嗎?
張超:二級市場是股權投資退出的重要一環,所以二級市場持續低迷,對一級市場投資的產業周期和資金輪轉都會有一些影響。
但也有好的方面,就是如果投資人真的具備耐心,就會更專注地去選那些真正有長期競爭力的公司,用時間來等待空間的發展。二級市場必然會有波動,但不可能一直是這樣的狀態,都會有周期。當然從基金運營的角度來講,投資端,我們會更加嚴控項目質量,拉長盡調和投資的周期;退出端,除了IPO退出,我們會更加關注多樣化的退出機會。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決策須謹慎。文中觀點不代表平臺投資意見,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未經好買財富授權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引用本文內容和觀點,包括不得制作鏡像及提供指向鏈接,好買財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