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來,國內債市持續走牛,以債為底層的各類固收產品帶來了較好的投資體驗。
但是,多數投資者在挑選固收產品時,可能僅關注幾個關鍵要素,比如產品期限、業績報酬計提標準、歷史收益等等。
投資固收,似乎并不需要太多深入分析。確定收益水平和期限,買入后持有到期似乎就可以了。
相較于權益產品,固收產品的波動確實小了不少。但波動小不意味著沒有波動,也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忽視掉產品的運行邏輯和底層特征,簡單的買入持有就行了。
接下來,我們以高凈值客戶經常接觸的私募債基為例,講講買固收究竟在買什么?
債基的本質投資企業的債權
類比股票型基金,基金管理人募集了投資者的資金后,會在股市購買上市公司股票。股票是公司股權的流通憑證。所以本質上講,買股票基金,投資者持有了一籃子基金經理挑選出的企業股權。
私募債基也是類似的邏輯,投資者買了債基,其實是買了一籃子債權。可以想象成管理人募集了投資者的資金后,借貸給了需要資金的企業。
從這個角度講,債基管理人的角色和銀行有些像。存款人把錢給了銀行,能獲取相應的存款利息。銀行吸收了存款之后,會放貸給需要資金的企業。
只是我們將錢存銀行,可能不會關注銀行究竟貸款給了誰。因為銀行用自身信用,保證存款本金與利息的兌付。
但是,投資私募債基,我們希望獲取更高的回報,也相應的承擔了更多的風險。具體會有哪些風險呢,這取決于基金管理人的投資策略。
債基的主流策略票息、杠桿與久期
債基管理人的投資策略一般分三種:
一、票息策略,也可稱信用下沉或是買入持有策略。管理人選擇票息較高的債券,買入持有,獲取票息收益。
二、杠桿策略,管理人以低成本借貸資金,用來買入債券。只要借貸成本低于債券票息,即有利可圖。
三、久期策略,所謂久期,可以理解為持倉債券平均的到期期限。債券的價格變化,約等于久期與市場利率變化的乘積。當市場利率下行時,久期越長的債券價格上漲越多。所以拉長久期,相當于更大幅度的押注利率下行。
舉例而言,以下是某私募債基管理人的持倉特征。管理人一般會在月報中披露其久期、杠桿和票息情況。可以看出該管理人并未加杠桿,而是采取了一定的久期策略與票息策略。
該管理人組合久期為1.49年,即其持有債券到期期限平均下來是1.49年。每年該管理人能獲取的票息是3.18%。
簡單理解下來,未來一年,保持該組合不變,若市場利率下行1%,則該組合獲取的回報大約是3.18%的票息加上1.49%(利率波動乘以組合久期)的債券價格上漲,即4.67%。
反之,若市場利率上行1%,這組合回報約是3.18%的票息減去1.49%的債券價格下跌,即1.69%。
可見,我們投資私募債基,其實是投資了一籃子企業債券。而我們最終的收益結果,則主要由票息、債券價格波動和管理人杠桿運用這三者所影響。
由上表也可以看出,該管理人歷史收益來源中,票息收入約占34%,而實現的價差收入約占63%。
明確了私募債基的策略邏輯后,我們就能更好的理解產品收益和波動,評估管理人的業績表現了。
常見的私募類固收產品私募債基與券商集合
除了私募債基以外,高凈值客戶經常接觸的私募類固收產品還有券商小集合。其實兩類產品的本質屬性類似,都是從投資者處募集資金后,投資于企業債權,只是一個由私募基金管理,一個由證券公司管理。
另外,在投資策略上,私募債基與券商集合會有些許差別。私募管理人一般更注重票息獲取,所以偏向于通過信用挖掘獲取收益。券商對信用資質的要求則更高一些,在獲取一定票息的同時,它們更注重利用自身的金融資源,加杠桿或是適當判斷利率走勢并調整久期。
看具體的固收產品類型。高收益債策略產品,所說的高收益其實就是指高票息,主要采用的是買入持有的票息策略。持倉特征會是短久期、高票息,受到市場利率波動的影響會較低一些,但會受到信用事件的沖擊。
開放頻率較高的純債基金產品,也是采用賺票息、短久期的票息策略,但相較于高收益債策略會更穩健一些,持倉票息會較為適中。
而加杠桿或是拉久期兩類策略,常見于封閉期6個月以上的產品,該類產品受利率波動的影響會更大一些。
以上,我們總結了私募類固收產品的本質屬性、常見策略和各類產品的特征與差異。充分了解固收產品,我們才能更好的運用這類投資工具。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決策須謹慎。文中觀點不代表平臺投資意見,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未經好買財富授權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引用本文內容和觀點,包括不得制作鏡像及提供指向鏈接,好買財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