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小市值個股表現弱勢,周一到周四的四個交易日里,萬得微盤股指數下跌14.78%,中證2000指數下跌8.73%。周四小盤股加速下行,微盤股指數大跌6.51%。
小盤風格的調整讓人不由擔心起量化私募的超額情況。由于量化策略持股數量較多,且偏好高波動的股票,所以較容易暴露中小盤風格,超額表現也較依賴于中小盤股的穩定。
那么,如何看待本周小盤股的下跌?量化策略會受到怎樣的影響?投資者又該如何應對呢?下文將探討這三個問題。
“國九條”影響延續
小盤股再次下跌
本周小票下跌基本是4月“國九條”影響的延續,起因還是監管對退市政策的執行。雖說4月16日證監會已明確表示:本次退市新規著眼于提升存量上市公司整體質量,通過嚴格退市標準,意在精準出清“空殼僵尸”和“害群之馬”,并非針對“小盤股”。但市場認為退市風險大概率出現在小盤股,因此近幾天小盤股波動劇烈。
我們認為本輪的小盤股下跌是疊加了退市政策落地執行及市場情緒的雙重壓力,短期受情緒影響較大,中長期還需看政策執行的進度和力度。
與此同時,證監會也注意到了近期小盤股的恐慌性下跌,6月6日晚間證監會發言人就近期上市公司股票被實施ST、退市情況答記者問,表示:ST、*ST制度的目的是向投資者充分提示上市公司相關風險,滿足一定條件后可以申請撤銷。預計短期內退市公司不會明顯增加,支持投資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證監會關于退市政策的最新發聲或緩和小盤股的恐慌情緒。另外,本次下跌與2月的下跌不同,2月主要是市場自發的極端調整,出現系統性風險,我們在春節后小盤股極端調整緩和后的觀點:小盤股波動或有反復,但系統性極端風險替時結束。
量化模型并未失效
需要時間適應當前環境
對于量化產品,超額是否好做目前仍然取決于中小盤股是否穩定,而今年短短5個多月時間內中小盤股就出現了3次“黑天鵝”事件引發的大幅波動,分別在2月、4月和本周,導致超額收益經常出現大幅回撤,但也可觀察到除此之外的時間里超額收益都是在正常持續累積的。所以首先,量化模型本身并未失效。
其次,市場風格尤其是中小盤股持續出現回調是造成超額收益難做的主要原因。管理人也在積極做模型層面的選代優化以期更好的適應當前市場環境。但確實歷史中很少出現同樣的情況,可能也還需要時間和足夠的樣本給到模型進行學習。
可預期的是本周量化多頭類產品的回撤或較大,1000指增和量化多頭產品的跌幅會大于500指增和全指指增產品。
待超額企穩后可適度調倉
但不宜大幅調整持倉
對于量化產品投資者,我們認為短期內不適合做大幅調整,待后續超額有企穩反彈的機會后,如果仍擔心市場相關中小盤股的風險可以考慮進行持倉的部分調整,如將一些小盤股暴露較多的量化多頭策略、小市值指增、1000指增進行邊際調整,但仍不建議進行大規模的持倉變化。
同時,500指增、全指指增由于持有的中大盤股票更多,且本身的指數beta也較能抵御風險,無需過度擔心小盤股的波動。指增FOF也會根據市場結構的變化進行邊際調整,投資者無需過于擔心。
對于市場中性策略,近期基差波動并不大,但由于超額回撤較大,也會受到一定影響。超額的邏輯同上述指增超額邏輯。與此同時,套利FOF由于持有一定的市場中性策略,也會受到影響,但所受影響會小于市場中性單基金,我們仍建議投資者關注套利FOF。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決策須謹慎。文中觀點不代表平臺投資意見,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未經好買財富授權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引用本文內容和觀點,包括不得制作鏡像及提供指向鏈接,好買財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權利。